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他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他是中国水墨画家、学者、教授;他的名声享誉中外。与此同时,他对建筑与城市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本期访谈专筑文化特邀艺术与建筑领域里的跨界大师潘公凯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真知灼见。


对话潘公凯: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第1张图片


专筑:潘先生,我们先从您去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潘公凯:弥散与生成》展览谈起吧。那时因为机缘我协助您制作了展览的画册,当时您给我的印象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并且特别跨界。

潘公凯:“弥散与生成”是我展览的名称。但实际上这两个词汇是我用来概括当下全球性、文化发展大趋势的两个词,是对我作品的研究性的综合概括。因为我的研究方向很多,很难找到一个比较综合的词来概括,那么我用“弥散”与“生成”这两个词来概括:一方面是概括我多方面的面临不同文化语境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用来概括现在全球性文化发展的趋势。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弥散”是指当代信息特别发达,知识在当下普及得非常快,交流也非常便捷这样一个高科技形成的全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它的特征是将所有人都组织在一个信息网络当中,所有人都能够享用这个信息网络并且都成为这个信息网络的参与者。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巨大变革。它会造成整个人类存在形式以及整个文化形态的改变。例如:以前文化中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就是书本和报纸,而这种传播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速度也比较慢,因此以前的文化主要是被保存在图书馆里面。而现在这种文化形态就不一样了。现在人们去图书馆的是越来越少,报纸也有很多卖不出去,但是大家都从网络上获得很多的知识和讯息,包括商业形态也在发生根本性改变(马云就是一个例子,他彻底改变了一种营销的方式),或者说大众购买东西的方式也都在彻底改变。在这样一个大的氛围当中,知识与信息迅速地“弥散”开来,所以“弥散”是当代所面临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专筑:您对“弥散”的阐述,我记得当时是您提到的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

潘公凯:是牛顿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能量、信息、物质都会从集中的地方向外分散开来。我们现在的文化传播刚刚开始,任何一个区域和事件都可能迅速形成传播的热点,然后向四周弥散开来。当然历史上也是这样的,但是当下传播的规模和速度是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这是特别重要的趋势,其最根本的原理就是牛顿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我用了“弥散”这个词。
       那么“生成”也是物理学定律上的一个词,但“生成”本身是比较复杂的。物理学的这个定律是从高势能向低势能的传播,也是从复杂到简单的传播,就是高势能是一个复杂结构,当它向低势能传播时是一个简单化、扁平化趋势的运动过程,能量也在发散过程中逐渐减弱。那么“生成”是一个反向的运动,这个反向运动是在“弥散”大形势下的小的局部运动,而这个局部运动是由偶然性、特殊区域性因素造成的。那么为什么有这个反向运动?这是特别复杂的物理学问题,而且到现在也没有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解答。那么在这种反向运动中,我们可以将其比喻成一个浪花或者一个体系的形成。在这个体系中又会形成各种复杂结构的变化。所以“弥散”和“生成”都是当代物理学中存在的现象。那么,我是把这种现象借用过来,用以形容现在文化和艺术所面临的状态。

专筑:那么这种状态是否可以说成是另一种“百花齐放”或者另一种“文艺复兴”呢?

潘公凯:有点这个意思。就是说在越来越普遍化、扁平化、碎片化的过程当成,会有一些东西重新建构和生成。这些在世界性的文化大趋势当中都可以看到很多案例。比方说服装,本来西装是欧洲人发明的,然后它被慢慢扩散到更大的范围,这实际上就是在“弥散”的过程中,从一个点到更大范围内大家都在穿。但是在弥散的过程中我们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也在创造自己的品牌,他们要做出与西装不同的中国式的服装。那么这些就是在大的弥散的全球性的气候当中小局部的生成。所以生成出来的产品我们就需要研究它,成功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这是中国人创造出来而又向世界扩散的。弥散和生成这个过程本身不仅要有引爆点,还要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所以马云的成功之处就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夹缝和生长趋势,这是他的眼光。

专筑:您提出的“弥散与生成”的理念,是否也可以用在目前中国城市所面临的“千城一面”的问题中呢?

潘公凯:对呀。因为城市发展问题,它是一门学问也是很大的专业。世界上关于城市如何发展的问题,近一两百年来是有很多著作、理论和学说的,而中国人也都在学习。所谓学的过程就是原创的理念“弥散”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是弥散,对我们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学习。不同的角度,“弥散”有不同的说法。西方的这些城市发展理念在中国城市发展中都在运用,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呢,有些“变形”、有些“山寨”,没有好好用。而且使用的过程中,我们的时段性不对。因为别人已经在批判的,我们还在当宝贝。这就是在发展时段上我们与引进的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和错层。这就造成了中国城市“千城一面”这个大家很不满意的结果。

专筑:您为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又是什么呢?

潘公凯:建设性的意见就是要强化城市设计这个环节。我们现在城市规划的环节一个是“总规”,一个是“详规”,但是中间缺少一环节——就是对一个区域的设计,比如说望京,大概六平方公里,住着四十万人,望京应该如何规划设计?我们却没有。但望京盖什么样的房子,我们却知道。这就是整个北京市规划中需要有一个望京,规划中是管的;但是对区域性、区块性的规划是很弱的。这是我们在规划操作层面上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个事情,我带领着一帮博士生已经做了十年了,我觉得要改变中国城市“千城一面”的现状,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重视中间的城市规划或者说是城市区块规划设计。这个环节做好了,会有利于改善城市的风貌,有利于克服“千城一面”的弊端。而这些是我向规委提的建议,就是如何强化“城市设计”这个环节。这些是我做了十年“文化城市博士班”的体验和研究成果。恰巧,习总书记近几年还特别强调“城市设计”的环节,可见我们的总书记挺专业的,因为“城市设计”这个概念一般的领导是不清楚的,毕竟这是个专业词汇。一般领导是知道做规划,而习总书记是知道两头都有而中间少一段。所以,他明确提出要重视“城市设计”的环节,而且提出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城市管理者。这个提得很专业也很到位。而且习总书记很反对“千城一面”,以及很反对我们目前有些房地产商盲目地模仿国外和盲目地请国外的设计大师到中国来做实验。这些问题,习总书记都看到了。作为一位政治领导人,他对于城市问题显示出了极强的专业性,这让我挺惊讶的。正巧我与我的博士生正在做这个事情,而北京市规委也非常认同我们的研究。
       我提出的首先是如何把特别大的城市切成小块,每一块根据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功能做出不同的设计,其实就是这样的思路。比如北京这个城市,大家来回讨论:北京是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呢?还是建设成具有中国传统的城市呢?大家吵来吵去也无结论。问题就是这样的提法本身有问题,我们不能够说北京一个城市统统建成传统的或现代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把它切成小块,有的地方建成很传统的,有的则建成很现代的。我们把它们分开就会很好处理的。比如说故宫,当然要传统了,而把CBD都建成大屋顶式的建筑也不对呀。所以这个问题就应该分开处理,一个是要分块,如何分,是要提出一种办法的;之后每一块怎么处理,也要提出很多办法。这些是要具体化的,所以我们提出了十二个关键词,其中有四个是关于怎么分的,还有八个关键词是怎么让每一小块彰显不同的特色。让每一块的特色都很浓烈,这样让游客到了一个地方就能体会到这里的不同。大家都有新奇感,旅游业就会发展。而住在其中的人,也会有自豪感。这些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办法。这些办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说来话长,也很复杂。比如说我们在这个区块里面,人的视野转一圈是希望有不同的风格,大家就会觉得这里有一种比较浓烈的艺术感觉。而这种感受是要在一定环境中达到一种风格的统一性才会形成的。我们试想故宫中间建设了一个大玻璃盒子,这样大家一进去就会觉得很奇怪,而故宫的魅力就被破坏掉了。以往比如说绍兴,绍兴其实就应该把老城保护起来。原来的绍兴小镇里有几十座桥,好多的水道,这就是绍兴的特色——到处是水、桥、乌篷船,这是很有诗意和味道的。而现在呢,把大部分的桥都拆了,大部分的河道都填了,而盖了高楼。大家就会问这是绍兴吗?所以我们就提出如何彰显和重构一个地区的特色。这个事情从北京市规委的角度来说,黄艳主任非常赞赏我们的提议,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了。

专筑:我觉得这个还是与人类的DNA链有关系。每个人都不一样,而DNA链是由不同的细胞连接起来的。您刚才提到的“一块一块”的也是一种连接和扭转,形成再繁衍的过程。

潘公凯: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其实每个人都是希望和别人不一样的,都希望彰显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但是倘若要想彰显,那么从上到下需要有统一的风格,是整体的色彩搭配以及还需要一点点其他的点缀。类似这样的搭配本身就是一种学问,一种审美修养的高标准的要求。所以,这些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挺难的,因为不要说一块城市了,就是一个女生穿的服装怎么就好看了呢?这事还真是很难说明的,但是好看和不好看就是有差别。不能因为它难以说明就变成没有差别的。而且还需要与当地的文脉密切结合、有关联,同时又要体现出这个区块的人对于现代文化的理解。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文化问题。

专筑:其实这与您艺术家出身是有关系的。

潘公凯:因为我们艺术家就是做这个的,就是在研究好看不好看,协调不协调。这是我们几十年的训练。

专筑:其实还是回到您的“弥散与生成”,其观念还是与这些相吻合的。

潘公凯:对。“弥散与生成”从大的方面说,城市设计是一个中等体量的东西。比如说像望京、一条街道,它们都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说长安街,它整体是乱的,没有风格。如果说有城市设计这个环节,是要对长安街进行设计的。这些就是为了克服“千城一面”,今后我们的工作是要向细里做的。很笼统、很粗糙地提出一个口号,比如说之前提出北京城市是什么颜色(结果据说是大家像投票一样投出来的是“灰色”),这是不行的。但是北京城市中老的四合院确实是灰色,这样其实有几块地方保留灰色是可以的。所以,还需要分块。那么,块与块之间要仔细研究它们的差异与互补的关系。

专筑:您的这种城市设计的理念,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中出现吗?

潘公凯:我们也是刚刚开始,首先还是要得到更大范围的专家和政府的认可之后,我们才能作为教学的内容。如果没有得到认可就去教,是会误人子弟的。

李洁璇:非常感谢潘先生接受专筑文化的独家访问。



时间:2014.10.18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
采访:李洁璇
摄影:周福海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风吹杨柳
  • 2014.10.29 12:02
    顶你!辛苦了~
    滨海论坛11fcw.com/portal.php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403 articles)


    城市规划 (241 articles)


    城市设计 (89 articles)


    中国 (3369 articles)


    北京 (727 articles)


    潘公凯 (3 articles)


    混凝土 (2847 articles)


    专筑文化 (8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