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特约建筑评论人每筑建文将本文授权「专筑网」

【每筑微评】众所周知,中国在近现代的境遇,造成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落后。西安是中国的千年古都,尽管中国建筑师在世界舞台的现状是话语权仍然微弱,而西安建筑师在遗址博物馆领域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1958年,中国在西安半坡遗址上建立了亚洲乃至世界第一个建馆覆盖式遗址博物馆),为世人奉献了宝贵的西安经验。

本文为读者详述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的产生过程,它在中国遗址博物馆设计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保护遗址周边环境,“弃宏大而就无形”,将整个建筑体量隐藏在地下,主入口避开司马道正面,置于东阙门一侧,尽可能地减少了博物馆建筑对遗址环境的干预,保护遗址及遗址周边环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它的设计人刘克成先生说:“希望中国为世界创造新经验。”

西安经验/中国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新探讨
                                                                                                                                      作者:刘克成/肖莉


自上个世纪以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一直为欧洲所主导。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欧洲同行面前,都在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从《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内罗毕建议》、《莫斯科章程》、《华盛顿宪章》到《洛桑宪章》,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都打上了深深的欧洲文化烙印。仅在1994年日本奈良,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亚洲学者与欧洲学者围绕世界遗产真实性,开展了一场激烈辩论,这次辩论的成果产生了一份重要文件《奈良真实性文件》,文件肯定了不同文化背景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不同解读。亚洲观点首次被纳入重要国际文件。


众所周知,中国在近现代的境遇,造成中国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落后。这种状况导致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作为甚小,停滞不前,长期以来甚至想保持参与者角色都困难。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才发生改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通过参与、观摩和学习,逐步纳入世界秩序。但在总体上仍然只是扮演一个学生和参与者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成就,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旁观者角色发生了根本改变。1999年,在世纪之交,第20届世界建筑大会及国际建协理事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所发表的《北京宪章》,全面总结了20世纪以来人类所获得的历史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并开辟专门章节论述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创新问题。这个由中国人负责起草的宪章,融汇了全球智慧,被誉为自《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以后,国际建筑与城市领域最重要的文件。从此,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积极参与者,以及国际规则的制定者。特别是《西安宣言》和《北京宣言》的发表,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在古迹遗址保护领域的最新理念,还宣示了中国为世界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西安是中国的千年古都、中华民族的精神故乡、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以及世界东方古都的典范。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西安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处于特殊地位,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持续提供了一系列新经验。
1951年,西安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完成新城市总体规划,较好地处理了古迹遗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成为新中国优秀城市规划的典范。195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半坡村发现了完整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由此命名“西安半坡”。
1958年,中国在西安半坡遗址上建立了亚洲乃至世界第一个建馆覆盖式遗址博物馆,确立了中国遗址博物馆的基本模式。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张图片

图01 半坡遗址

1974年,西安临潼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秦兵马俑,揭开了世界第八奇迹的面纱。从1979年至2000年,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国家专项拨款在西安逐步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遗址博物馆群——秦兵马俑遗址博物馆。
1981年,改革开放以后西安在全国城市中完成了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揭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序幕。
1983年,西安首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修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西安明清(部分唐皇城)城墙,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98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安排,由国家投资,在西安建设完成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成为新时期中国历史博物馆建设的一个典范。
1995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国家文物局根据西安大规模文物保存状况,第一次提出大遗址保护概念,由此揭开了全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序幕。
1997年,陕西省政府出资1.3亿人民币征收西汉第四个皇帝刘景之墓——汉阳陵周围3000亩土地,开辟汉阳陵遗址公园。并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举办“汉阳陵遗址公园规划及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设计国际竞赛”,启动全国首个的大遗址保护工程。
2001年,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陕西省政府开始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遗址公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
2005年,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西安举行,这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中国的首次大会。
200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经与国家文物局和西安市政府协商,决定在巴黎总部之外,在中国西安设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中心”。同年,经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40余次的充分论证和研讨,以及建筑师的精心设计,汉阳陵帝陵外藏坑博物馆建成开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先生在参观后题词:“这是一项杰出的成就,是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的典范”。
2007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国家财政部“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西安政府启动“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与展示示范园区及国家遗址公园”项目,确立其建设目标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园区、东方古迹遗址示范基地、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平台以及城市新型公共休闲绿地”,展开当前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遗址保护试验。半个世纪以来,西安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了一个先行者的角色,西安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所有实践,构成了独特的西安经验。


中国在遗址博物馆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遗址博物馆的英文名称是Site Museum,也有用ArchaeologicalSite Museum,它是指建立在历史遗迹之上,为了保护、研究和展示遗址所建设的建筑物。遗址博物馆的功能与一般历史博物馆收藏、研究和教育的功能类似,但由于遗址所具有的不可再生和不可移动的特性,遗址博物馆的设计远没有一般博物馆自由,极大受制于遗址及遗址环境。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真正意义遗址博物馆就是西安半坡博物馆。

1953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西安半坡遗址,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于当时对遗址保护尚没有任何经验,考虑遗址主要为黄土构筑,为解决考古发掘及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风吹雨淋问题,技术人员提出在遗址上建馆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张图片

图02
就是这个今天看起来非常平凡的建筑却开创了亚洲以后相当长时间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模式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为砖木结构,建筑简单覆盖在发掘坑上部,参观廊道环遗址绕行,建筑四面开窗,自然通风采光。就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而言,这种方式从过去的临时考古工棚向前迈了一步,不仅考虑了遗址考古的需要,还考虑了遗址展示功能,遗址上部的建筑由临时性建筑变成了永久性建筑,开创了中国遗址博物馆设计的基本模式,也影响了今后中国遗址博物馆的设计走向。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3张图片

图03
1958年建设的半坡博物馆全景图但在以后的使用中,半坡遗址博物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建筑保温隔热做得不好,建筑室内温湿度变化很大,对土遗址保护不利;另一方面,建筑体量突兀,严重地破坏了遗址环境;同时,由于这个博物馆建筑仅覆盖部分遗址,建筑基础直接建立在遗址上,破坏了部分遗址。
1974年,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东部发现秦兵马俑一号坑以后,国家文物局决定建馆保护。秦兵马俑一号馆设计的基本模式与半坡相同,建筑为72米跨钢绞拱结构,参观廊道环遗址绕行,建筑顶部及四面开窗,自然通风采光。
1979年秦兵马俑一号馆建成,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为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遗址博物馆,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但从设计角度考察,秦兵马俑一号馆与半坡遗址博物馆为同一模式,除了建筑结构以外没有进行新的探索。尤其遗憾的是一号馆没有汲取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的教训,建筑仍然没有考虑保温隔热,并且室内阳光直射严重,室内温湿度变化比半坡遗址博物馆还大,对文物遗址损伤严重,这对以后秦兵马俑遗址保护造成了一定困难。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4张图片

图04 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博物馆

1986年至1994年,考古人员在一号坑周围先后发现二号坑和三号坑,国家继续投资建馆保护。二号馆和三号馆总结了部分一号馆的部分问题,建筑设计重视遗址环境的温湿度控制问题,增加了建筑屋面的保温隔热,并在二号馆增加了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文物本体的保护环境有明显改善。秦兵马俑博物馆在建设规模、建设投资和遗址环境控制等方面,代表了20世纪末中国遗址博物馆的最高水平。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5张图片

图05 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博物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6张图片

图06 秦兵马俑三号坑遗址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7张图片

图07 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博物馆内景但由于当时文化遗产保护认识方面的局限性,遗址博物馆建设仅仅围绕文物遗址本体的保护,对遗址环境的保护基本没有考虑,遗址博物馆设计还没有摆脱常规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套路,追求建筑形式的宏伟以及文化的象征性。秦兵马俑从一号馆、三号馆到二号馆,投资越来越多,建筑材料越来越讲究,文化符号越来越丰富,但对遗址历史环境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了。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全国在各地又建设了一系列遗址博物馆,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广州南越王墓遗址博物馆、河南三门峡虢国君王墓地遗址博物馆、陕西耀州窑遗址博物馆等,但其基本设计模式与西安半坡及秦兵马俑遗址博物馆基本相同。


中国遗址博物馆设计的新探索始于新世纪之初。2001年,陕西省政府启动国内第一个正式命名遗址公园——汉阳陵遗址公园建设,举办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设计国际竞赛,国内外七家著名建筑设计团队应邀参赛,其中包括设计了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的台湾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一方面由于帝陵外藏坑紧邻帝陵封土,为文物保护范围的敏感地段,遗址博物馆又仅覆盖84条外藏坑的一部分内容,秦兵马俑博物馆模式在此难以通行。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文物保护领域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加快,国际古迹遗址保护领域的新理念开始影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进程。两方面因素为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设计平添了新的挑战和难度。七家设计单位提交了极其不同的设计方案,交由来自全国考古、历史、建筑、园林等领域的著名专家评判。而评审专家对于方案的意见也严重分裂,九名评委最后投票结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方案获四票,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的方案获三票,其余方案各获一票,没有一个方案过半数。最后根据专家提议,选择得票相对较多的两家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根据专家意见继续设计。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方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李祖原方案犹如其建筑作品的一贯风格,形态张扬而尺度巨大,试图在遗址上部造就一个像埃及金字塔一样新的显著地标。这个方案得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青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方案是与考古工作者密切合作的结果。方案将保护汉阳陵遗址及遗址环境,以及充分展示遗址的文化内涵,作为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整体收敛平和,比较符合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想法。
自2001年至2003年,两家单位先后作了多轮方案,前后在西安和北京开了四十余次研讨会和论证会,有数百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家在吸纳了专家们的意见以后,事实上仍旧沿着自己原来的思路发展。方案经过多次反复和调整,有时候专家和领导倾向于李祖原的方案,又有时候又选择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方案。
2003年,两个方案提交北京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为慎重起见,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及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宿白先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萍芳先生、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先生、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先生、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先生、中科院院士傅熹年先生等著名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专家经过慎重的讨论,选择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方案,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李祖原事务所继续发展完善。
2005年,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西安召开,尚未施工完成的汉阳陵帝陵外藏坑博物馆向与会代表临时开放,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先生的题词是:“祝贺,这是一项杰出的成就,是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的楷模”。
2006年,汉阳陵遗址公园及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的评价是:“设计科学,保护周到,祖国瑰宝,后辈永葆”。而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郑孝燮老先生则在留言簿中写到:“国宝保护与现代展览技术结合,历史文化风貌和谐”。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汉阳陵视察工作,他高度评价这座遗址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理念和保护方式、陵园环境风貌保护和地下文物保护、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展示方面都是国内最好的,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汉阳陵文物的保护理念和展示方式体现了多样性,为观众参观提供了更多的不同信息,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在这里充分体现,汉阳陵的文物保护与展示是陕西继秦兵马俑之后的又一次有益实践”。法国总统萨科齐参观完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后赞叹:“这是一个很好的博物馆,展览很有新意,让人惊奇,展示方式和文物保护做得很好,是一座将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完美结合的博物馆”。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比较以前的中国遗址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

首先,该博物馆设计实践了2005年《西安宣言》所倡导的原则,将遗址周边环境的保护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安宣言》指出:“古迹遗址的周边环境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古迹遗址的价值和独特性有重要影响”。“理解、保护、展示周边环境对定义和鉴别古遗址十分重要”。“对任何新的建设都应当对古遗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遗产影响评估”。“在古遗址的周边环境内的施工建设应当有助于体现和增强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在中国遗址博物馆设计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保护遗址周边环境,“弃宏大而就无形”,将整个建筑体量隐藏在地下,主入口避开司马道正面,置于东阙门一侧,尽可能地减少了博物馆建筑对遗址环境的干预,保护遗址及遗址周边环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隐身于无形,以至于让部分新闻媒体记者难以适应,经常误用汉阳陵南阙门遗址博物馆的高大形象代表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8张图片

图08 汉阳陵帝陵及外藏坑遗址保护厅(摄影:刘克成)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9张图片

图09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入口(摄影:刘克成)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0张图片

图10 总平面图

其次,博物馆设计创造性地将文物环境与参观环境隔离。遗址环境通过应用大面积复合玻璃覆罩自适应特种技术,用少量能耗控制遗址区内温湿度达到文物保护所需要的适宜区间,并保持稳定,极大消除了因为文物发掘暴露后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失水干燥所造成的风化破坏;同时通过隔离参观人流,避免了参观人群所造成的CO、CO2及SO浓度升高、霉菌和尘土增多等因素对文物的损害,创造了保存彩画和有机质文物的理想环境。解决了半坡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等类似遗址博物馆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造就了目前国内外土遗址的最佳保护环境。

第三,遗址展示设计摆脱了简单的遗址环绕参观方式,将遗址展示从整体到局部分成整体环境体验、遗址规模和格局、遗址与文化地层、外藏坑格局、外藏坑分类、外藏坑遗址与文物细节、研究成果等七个层面。根据外藏坑文物的分布状况及类型,设计了丰富的流线,从入口开始在长达500米的展线中,通过引——停——绕——跨——靠——观等手段,配合灯光照明,引导游客从不同方位和视角观察文物,造成跌宕起伏,一回三折的游览心路历程,使游人充分体验了汉阳陵文物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正如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者霍夫曼在参观了秦兵马俑和汉阳陵博物馆以后所言:“在秦兵马俑博物馆我感受到的是视觉震撼,而在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我感受到的是心灵震撼,一种有文化深度的感动”。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1张图片

图11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门厅引道(摄影:刘克成)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2张图片

图12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大厅(摄影:周利)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3张图片

图13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大厅(摄影:周利)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4张图片

图14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大厅(摄影:周利)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5张图片

图15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大厅(摄影:周利)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6张图片

图16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大厅(摄影:周利)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7张图片

图17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悬挂式参观廊(摄影:周利)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8张图片

图18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大厅(摄影:周利)

第四,博物馆设计运用了国内外一系列先进技术。在文物环境借用了国际先进的斯洛文尼亚复合玻璃覆罩温湿度自适应文物保护技术,并加以创新,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该技术规模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目前唯一一个不用空调系统,却能保持遗址温湿度平衡的遗址博物馆,节省了大量运行成本与能源耗费;在参观环境利用地热资源,采用先进的水源热泵空调通风系统,建筑上部覆土植草,达到绿色环保和节能双重功效;在建筑防火方面首次将铯钾玻璃与文物保护玻璃复合,解决地下遗址空间的建筑防火分区问题;在遗址保护大厅采用全地下大跨度超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悬挂60米长参观通廊,在建筑结构领域均为国内先例;在文物展示方面采用先进的澳大利亚幻影成像技术进行文化深度解说,使观众可以穿越历史时空,品味文物的文化内涵;在建筑材料方面,遗址大厅采用复合中空玻璃,具有强度大,耐高温,透明度好、可以通电加热防止结露和调节环境温度的多种功能;实体墙面采用粗陶粒蓄水砖,可以自动吸收土壤中散发的多余水份,调节和稳定室内湿度;钢结构的特殊涂层解决了钢构件在遗址环境接近100%湿度条件下的防锈蚀问题;在文物遗址照明方面采用光纤和LED等先进光源,消除可能破坏文物的紫外线辐射及热量,保护文物。比较国内外同类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在技术领域实现了多方面突破。


第五,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在设计组织方面也开创了一个先例。博物馆除了主要设计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外,台湾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也为设计的重要合作者,部分参与了方案的讨论。文物考古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负责,文物本体保护由陕西省文保修复中心负责。同时还邀请中国文物研究所参与文物保护咨询,邀请斯洛文尼亚科瓦可研究所参与文物保护技术咨询,邀请日本JSD株式会社(JOKO)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咨询,邀请日本大山照明株式会社进行照明设计咨询,邀请日本TOK株式会社进行机电设计咨询,西安通力电子公司负责安保设计。参与设计单位之多,领域之广,人员之众,以及应用技术之综合,均为前所罕见。

同时,其博物馆设计的过程耐人寻味。在长达6年的时间中,先后在北京和西安进行了40余次讨论,汇集了中国考古界、历史界、文物保护界和建筑界的近百名权威人士的智慧。关于对遗址博物馆的认识,反反复复,从众口难调到趋向一致,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正如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文物局前局长张廷浩先生所说:“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是一项认真而慎重的试验。通过对其讨论不仅提高和深化了陕西省各方面的认识,也统一和深化了全国文物界的认识,使全国文物保护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建筑较好地解决了历史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展示的矛盾,体现了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国际先进理念,达到了大象无形,气象万千的环境意象,开创了中国新一代的遗址博物馆模式。”

2005年,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西安召开。与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参观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先生题词盛赞此项目:“这是一项杰出的成就,是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的典范”。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所说:“西安是要创造经验的地方,西安是有能力创造经验的地方”。西安经验又一次为中国乃至国际古迹遗址保护领域做出了新贡献。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19张图片

图19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出口引道(摄影:刘克成)
七 2005年至2007年,除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之外,中国遗址博物馆建设领域好事连连。2005年9月,河南安阳在洹河岸边遗址公园内兴建了殷墟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535平方米,占地5000平方米,整个建筑消隐于地下,地面仅高1米,建筑师以不同以往的姿态,表达了对遗址及遗址环境的尊重。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0张图片

图20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摄影:张广源)
2007年4月,四川成都在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包围之下,高调突围,建成金沙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456亩,总建筑面积约38000平方米,主要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生态环境园林区、游客接待中心等部分组成。金沙遗址公园及其建筑打破了中国文物界一贯低调做事的作风,以大手笔、大投入为城市打造了一个文化产品,并突破文物界的局限,迅速成为成都乃至全国的新闻热点,创造了文化经营的一个奇迹。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1张图片

图21 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内景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2张图片

图22 南越王墓遗址博物馆外景(肖大威提供照片)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3张图片

图23 三门峡虢国墓地博物馆(刘克成设计)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4张图片

图24 耀州窑遗址博物馆室内(薛东兴提供照片)
2007年年末,南海一号古船遗址整体打捞搬迁至广东新建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创了遗址博物馆的另外一种新类型。……中国为世界还在创造新经验。

注:
1.本文原载于《2006-2007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有删节。
2. 刘克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院长。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建筑遗产工作组主任。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筑设计。刘克成教授为我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后起之秀,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国内形成了较为广泛地影响,是我国在该领域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5张图片


每筑建文发布宗旨忠实记录当代华人建筑领域的事件、人物、作品和声音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思潮汇聚中华建筑智慧

更多内容详见
中国建筑纪实网官方网站:http://www.archi-nonfiction.com
投稿请发特定邮箱:meizhujianwen@163.com, 或者mzjwikuku@163.com
新浪微博:@每筑建文
新浪微博话题:#每筑建文#
参与讨论微信平台:微信加MEI-ZHU-JIAN-WEN
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安经验/刘克成第26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403 articles)


文化遗产 (20 articles)


每筑建文 (141 articles)


博物馆 (692 articles)


博物馆设计 (46 articles)


艺术博物馆 (74 articles)


遗址公园 (9 articles)


园林设计 (31 articles)


考古公园 (2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