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建道筑格 ArchiDogs,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
建筑可被视为一座材料仓库




在全球气候危机与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绿色建筑正逐步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此类建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生命周期能效优化,不仅显著降低建筑能耗与碳排,更通过优化室内环境质量(如空气质量、光照调控)提升使用者健康福祉,同时以生态修复性设计助力城市生态韧性提升。

在此背景下,LEED、BREEAM、CASBEE、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等国际主流评价体系相继建立,其通过多维技术指标与定量化评估框架,为建筑全周期绿色化提供技术指引,并构建了全球认可的认证体系。本文将系统梳理全球主流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标杆实践案例。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张图片
BREEM、LEED、CASBEE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 ©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汇总

作者|芥子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张图片

国内标准:中国绿建三星的硬核逻辑

在中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2014年和2019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其中,2019版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了“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根据达标项的数量,给予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的认证。截至2022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显示: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91.2%。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张图片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 ©国信证券研究报告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张图片
头部商业地产开发商绿色建筑认证情况 ©商业地产志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距离城市中心约46公里。大兴机场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其中70%以上的建筑达到我国最高等级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旅客航站楼集成优化被动式节能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实现室内自然光采光面积占比超过60%。航站楼能耗小于29.51千克标准煤/平方米,比国家公建节能标准提高30%,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张图片
Beijing Daxing Int Airport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张图片
Beijing Daxing Int Airport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7张图片
Beijing Daxing Int Airport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8张图片
Beijing Daxing Int Airport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9张图片
Beijing Daxing Int Airport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0张图片
Beijing Daxing Int Airport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1张图片

国际标准:谁在定义全球绿色标杆?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以衡量和指导建筑的绿色性能。目前,国际上较为知名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美国的LEED与WELL标准、英国的BREEAM标准、德国的DGNB2.0标准、日本CASBEE标准、澳大利亚的Green Star标准等。这些标准通常从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交通、生态、创新等多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分,根据得分的高低,给予不同的等级认证。


美国:LEED标准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Design)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国际上简称LEED,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以及商业化最为广泛的评估标准。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2张图片
What is LEED ©图源网络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是中国上海的一座超高层摩天大楼,高632米,是目前中国最高、世界第二高的建筑。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高度闻名,还因其卓越的可持续性能获得了LEED铂金级认证,成为全球绿色建筑的标杆之一。上海中心大厦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技术,展现了超高层建筑在可持续性方面的巨大潜力,是LEED认证体系的代表性项目。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3张图片
ShanghaiTower ©ZhonghaiShen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4张图片
从上海中心大厦俯瞰黄浦江 ©Connie Zhou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创新的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内外两层幕墙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气缓冲带。这一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了空调和供暖的能源消耗,还降低了外部风压对建筑的影响,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5张图片
建筑立面 ©Connie Zhou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6张图片
外墙的V字形凹槽 ©Blackstation


建筑顶部安装了270台风力涡轮机,利用高空风力发电,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这一设计不仅减少了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展示了可再生能源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潜力。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7张图片
Design Concept ©Gensler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8张图片
不对称形体、锥形建筑轮廓和圆角设计 ©Connie Zhou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19张图片
设计有利于抵御上海常见的台风 ©Connie Zhou


上海中心大厦内部设计了多层次的空中花园,这些绿化空间不仅美化了建筑环境,还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为办公人员提供了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垂直绿化还帮助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0张图片
室内环境 ©Connie Zhou


美国:WELL标准

WELL标准(全称为WELL Building Standard)虽然与LEED标准同起源于美国,但它是全球首个以人为本的,关注建筑用户工作生活的建筑标准。WELL健康建筑标准是通过建筑环境改善人体健康和福祉的建筑评价体系。WELL健康建筑标准由Delos公司创立,国际WELL健康建筑研究院IWBI(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运营管理。


帕克街425号大厦

帕克街425号大厦(425 Park Avenue)是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上的一座标志性高层办公楼,也是纽约首个获得WELL健康建筑认证的项目。该项目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高47层,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公园大道历史区近50年来首个全街区开发的全新办公楼。其设计融合了建筑美学与健康科技,成为全球健康建筑领域的标杆。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1张图片
诺曼·福斯特初步设计概念草图 ©Foster+Partners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2张图片
425 Park Avenue ©Foster+Partners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3张图片
425 Park Avenue surroundings ©Foster+Partners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4张图片
425 Park Avenue ©Foster+Partners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5张图片
425 Park Avenue ©Foster+Partners


这个高层办公楼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不同的方式和环境相连接。最下层的部分向街道开放,中间的部分嵌入一个内部体块,而最上层的部分包含高级办公空间,让所有者能遍览城市风景。每一个部分都有多层的空中花园,为建筑每层都带来一种独特的半自然体验。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6张图片
Prmeium Office ©Foster+Partners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7张图片
纽约天际线里的425公园大道项目 ©Foster+Partners



英国:BREEAM标准

BREEAM标准是英国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全称“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简称BREEM,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用于市场和管理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下是一些通过BREEM标准评审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它们展示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The Edge 德勤总部大楼

The Edge德勤总部建筑项目被誉为“世界上最智能、最绿色的办公楼”,BREEAM评分高达98.36%,是目前全球最高分。其建筑项目当中不仅采用现金的智能技术例如物联网传感器,帮助优化能源使用和提高空间利用率,还使用覆盖整个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雨水收集系统等,展示了技术与可持续设计的完美结合。该项目同时也取得了LEED Platinum认证。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8张图片
The Edge德勤总部 ©PLP Architecture

该建筑项目当中,物联网(LoT)全覆盖,2.8万个传感器调控照明、温湿度,帮助建筑节省70%的能耗,而且雨水收集用于绿植灌溉和厕所冲洗,建筑材料100%可追溯,强调循环经济。该建筑是数字化与可持续性结合的典范。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29张图片
The Edge ©Ronald Tilleman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0张图片
The Edge ©Ronald Tilleman


2009年,PLP受委托设计德勤位于阿姆斯特丹商业中心祖达斯的办公室The Edge。该项目的目标有两个:将德勤的员工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环境中,此前德勤的员工分布在城市的多个建筑中,并创建一个“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1张图片
The Edge建筑内办公区域 ©Ronald Tilleman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2张图片
The Edge建筑内部空间 ©Ronald Tilleman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3张图片
The Edge建筑内部空间 ©Ronald Tilleman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4张图片
The Edge建筑内部空间 ©Nathaniel Moore


从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中来看,在The Edge员工不再有指定的办公桌。这使得他们可以在建筑的任何地方工作,以满足不同程度的自省或社交:有工作台、焦点室、集中室、坐式桌子、站立式桌子、阳台桌子,以及阳光充足的中庭内的许多工作台。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5张图片
The Edge建筑内部空间 ©Nathaniel Moore


One Angel Square 天使一号广场

One Angel Square 是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 Co-operative Group 的总部大楼。该项目以其卓越的可持续性和创新设计而闻名,获得了BREEAM(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 的“杰出”(Outstanding)评级,成为当时全球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6张图片
BDP One Angel Square Northampton ©Hufton Crow

建筑外层采用双层玻璃幕墙,中间形成空气缓冲层,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结合可开启窗户和自动遮阳系统,最大化自然通风与采光,降低人工照明需求。另外建筑使用了大量可再生和低碳材料,例如FSC认证的木材和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7张图片
BDP One Angel Square Northampton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8张图片
BDP One Angel Square Northampton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39张图片
BDP One Angel Square Northampton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0张图片
BDP One Angel Square Northampton ©Hufton Crow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1张图片
One Angel Square 平面图 ©Archdaily



日本CASBEE标准

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是日本于2002年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日本建筑研究所(BRI)、学术界、工业界及政府联合开发,旨在通过“环境效率”(BEE值)平衡建筑环境质量与资源消耗。其核心理念是“以最小的环境负荷创造最优的建筑环境”,强调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东京虎之门之丘森之塔

东京虎之门之丘森之塔(Toranomon Hills Mori Tower)作为日本标志性绿色建筑项目,其设计理念融合了生态可持续性、公共空间创新与城市韧性,展现了东京城市更新的前沿实践。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2张图片
Toranomon Hills Mori Tower ©HGEsch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3张图片
Toranomon Hills Mori Tower ©HGEsch


森之塔与周边办公塔、住宅塔通过“绿色高台”连接,形成梯田式庭院。这一设计将建筑体块在地面层向外展开,形成64.5%的绿色空间置换率,覆盖面积达7800平方米,种植了林木、灌木及低矮植物,并根据海拔和风力差异选择适宜的植被,实现了日本CASBEE环境评价体系最高S级标准。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4张图片
Toranomon Hills Mori Tower ©HGEsch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5张图片
Toranomon Hills Mori Tower ©HGEsch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6张图片
Toranomon Hills Mori Tower ©HGEsch


绿色高台不仅是行人休憩空间,还连接三栋塔楼的商业、餐饮及办公区域,通过廊桥实现便捷交通,同时提供喷泉、长椅等设施,平衡都市的活力与宁静。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7张图片

森之塔的设计延续了森大厦株式会社创始人森泰吉郎的“垂直庭院都市”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呼应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城市构想。其绿色高台和能源系统不仅提升生态效益,更通过开放空间促进社区互动,成为东京CBD中“人、自然、城市”协同发展的典范。


德国:DGNB 2.0标准

“全球建筑业的材料消耗占资源总比的75%,它的建造、维护及拆除造成了全球40% CO₂排放和每天300万吨的建筑废物。即便在环保意识和技术领先的德国,也有50%的化石资源被用作建筑材料,占垃圾生产总量的60%。”

德国DGNB(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认证是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之一,尤其以全生命周期评估和综合性可持续目标著称。DGNB 2.0版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评估标准,强调气候中和、循环经济和社会公平等核心议题。


摇篮大楼(The Cradle


德国的“摇篮大楼”(The Cradle)是由德国知名建筑事务所HPP Architekten设计的可持续性混合木结构办公楼,位于杜塞尔多夫媒体港(Media Harbour)。该项目以循环经济和“从摇篮到摇篮”(C2C)理念为核心,强调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材料可回收性,同时减少CO₂的排放,旨在通过创新材料与设计实现建筑的可回收性和环境友好性。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8张图片
玻璃立面效果图 ©HPP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49张图片
于莱茵河畔著名的媒体港的“摇篮”大楼 ©HPP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0张图片
一体式立面 ©HPP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1张图片
摇篮大楼基本结构 ©HPP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2张图片
木材调控室内温湿度 ©HPP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3张图片
玻璃面固定在V形木结构上,透过间隙进行自然通风 ©HPP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4张图片
玻璃立面效果图 ©HPP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5张图片
植物面墙净化空气©HPP


“摇篮”大楼的基本结构为具有可持续性的混合木结构。只有与地面相连并充当结构的地下室、核心筒和首层外支撑结构为混凝土。除了地下室外,所有建筑构件均在工厂内预制,缩短工期的同时降低了噪音和粉尘污染,为城市环境带来显著改善。该材料还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可促进健康且舒缓的工作环境,减少热量的聚集和形成热岛的风险。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6张图片
摇篮大楼三维BIM模型 ©HPP

通过对“摇篮”大楼CO₂生命周期的分析评估,50年后建筑的CO₂排放量将低于DGNB办公建筑参考标准37%,施工过程中产生的CO₂低于DGNB施工标准20%。


澳大利亚:Green Star标准

澳大利亚的 Green Star 标准是由非营利组织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委员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 of Australia, GBCA) 于2003年推出的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旨在推动建筑环境的高性能、低碳化和健康福祉。Green Star是全球领先的绿色建筑认证之一,覆盖建筑、社区和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尤其强调对气候变化、资源效率和用户健康的综合响应。


One Central Park

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中央公园一号)是一座融合创新设计与生态理念的标志性建筑综合体,由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与澳大利亚PTW Architects合作设计,于2013年竣工。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7张图片
FacadeDetai ©Murray Fredericks

整座建筑由垂直花园与植物覆盖。两座塔楼(高116米与64米)外立面被超过35,000株植物覆盖,包括250种澳大利亚本土及外来植物,形成“垂直森林”。植物通过无土自动灌溉系统生长,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并改善空气质量。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8张图片
One Central Park Concept ©ArchDaily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59张图片
One Central Park SkyGarden ©SimonWood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0张图片
OneCentralPark ©JGollings


东塔楼29层的悬臂结构支撑着空中花园(Sky Garden),并搭载320块可调节的定日镜(日光捕捉器)。白天,镜面反射阳光至低层公共区域,夜晚则转化为LED灯光装置,形成动态艺术投影或巨型荧幕。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1张图片
OneCentralPark ©Murray Fredericks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2张图片

未来趋势:标准如何“卷”出新高度?


未来绿色建筑的趋势或许将突破传统技术边界,朝着“零碳集成”与“自然共生”的方向卷出新高度。一方面,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将推动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例如中国在政策中强调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而沙特通过大规模投资将太阳能幕墙与绿化屋顶结合,既保护生态又提升能效,未来建筑或需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甚至通过生物材料、碳捕捉技术抵消运营排放。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3张图片
BDP One Angel Square Northampton ©Hufton Crow

另一方面,绿色建筑将超越单一环保功能,向“智能化生态系统”转型。例如,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通过BIPV与多能互补设计,成为绿色科技的实验基地;德国“绿脊”建筑将垂直森林与城市空间融合,利用AI算法动态调节光、热、通风。未来,建筑可能化身“城市海绵”,像新加坡的绿化露台一样,结合雨水循环、空气净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甚至通过屋顶农田、立体花园实现食物自给。这些创新将绿色建筑从“节能容器”升级为“活态生命体”,重塑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4张图片
Toranomon Hills Mori Tower ©HGEsch

当如今的我们在用各类建筑性能模拟软件计算每块太阳能板的投资回报率时,苏州园林的工匠们早在400年前,就用漏窗完成了自然采光与通风的完美平衡——或许最顶级的绿色设计,本就该是科技与智慧的共舞。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5张图片
The Edge ©Ronald Tilleman

你愿意为“星级绿色建筑”多付10%租金吗?


发文编辑|Wenjin
审核编辑|Yibo
主编 | Sherry Li


Reference
http://www.globaldesign.cn/html/yybcases/show.php?tid=21054
http://www.greenbuildingpv.com/knowledge_3/2563.html
https://www.archdaily.cn/cn/8823 ... ne-angel-square-bdp
https://www.archdaily.cn/cn/7690 ... uan-da-dao-kai-gong
https://www.gooood.cn/shanghai-tower-by-gensler.htm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220224031128
https://www.mee.gov.cn/ywgz/zcgh ... 221103_999594.shtml
https://www.sohu.com/a/807960865_121123913

“绿色建筑”,是伪命题吗?第66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92 articles)


建道筑格ArchiDogs (96 articles)


建筑 (13916 articles)


绿色建筑 (93 articles)


设计案例 (120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