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青年建筑,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作为一位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在建筑界的分量可谓是举足轻重。就在今年八月,纽约时报将王澍与夫人陆文宇共同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列入“二战以来最重要的25个建筑”之一。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张图片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2张图片

▲象山校区正面图 ©Iwan Baan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3张图片

▲象山校区部分细节 ©Iwan Baan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4张图片

▲象山校区部分细节 ©Iwan Baa


这样一位大师在知乎上也自带流量。在一个建筑设计的话题下,就有一个问题激起了不少争论: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5张图片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王澍。业界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王澍的呢?

一位同是建筑师出身的答主强调了王澍作品中的文艺气质。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院长,王澍也在身体力行地实践文艺建筑。这恰如纽约时报对象山校区的评价:王澍将工作室的自由、不拘一格的风格比作中国“文人”艺术家的风格,后者将其书法、绘画和诗歌视为一种自我表达的形式,而不是精美的技术展示。而象山校区兼有两者的风格。

有不少评论认同了这一看法,认为王澍是“文人建筑师”,其作品就像像文人画,重意不重形。所以身处其中总会感受到朦胧美的氛围。比如一位网友现身说法的三合宅: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6张图片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7张图片

▲三合宅全景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8张图片

▲三合宅入口细节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9张图片

▲三合宅中庭


三合宅是王澍在南京佛手湖湖畔的一座小院,得名于其三面合围一面开启的建构。庭院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带领着居住者缓慢进入,直到中间的一方浅池波澜不惊地出现在面前,院中亭亭玉立的黄连树的倒影在其中荡漾。注重材料的王澍因地适宜地采用了产自苏州的水磨清砖及切割打磨的大青砖等传统材料,为整座院落增添了淡淡的瓦砾青砖味。

王澍对建材炉火纯青的运用也体现在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比如在建造过程中利用了大量回收的旧瓦片和非墙砖,大大降低了造价之余还创造出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时间感。用王澍的话说:“房子造好后,就已经有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了。”

于是在王澍的作品中,材料成为了他独特的建筑语言,刻画出了房子、时间与记忆的关系。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0张图片

▲象山校区的瓦片墙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1张图片

▲宁波博物馆也采用了类似的砌墙


虽然王澍建筑里的人文气息得到了网友的认可与仰慕,但是不少人也有着不同看法。例如,有人批评王澍的建筑注重形式多过功能,而这是建筑设计中的大忌;有人指出王澍的设计出发点是美好的,但是最后成品却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普通人“看不懂”。

一位答主不待见王澍是因为王澍让王祖蓝在象山校区迷了路。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2张图片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3张图片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4张图片


也有网友以“钱江时代”为案例,提出了王澍的项目在现实中面对的尴尬: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5张图片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6张图片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7张图片


无独有偶,王澍在宁波的实验性建筑“五散房”也面临者被改造甚至荒废的状态。“五散房”被视为王澍的自传建筑作品,瓦片墙、流通空间、水泥格栅等手法都在其中得以娴熟运用,并为王澍后期的建筑所延续。然而实际运用中,业主在租赁后加上了对自己便利的功能设施,而这也是建筑师无法控制的因素。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8张图片

▲五散房其中一座的现状 ©人则水州

从网友们一针见血的评论中可知,王澍的多数作品都走在时代前列,无论是作为公共交流功能的小花园还是回收利用旧材料的再生理念,其丰满的理想难免会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受挫。这也不禁让人深思: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王澍能不能被称为一位好的建筑师?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19张图片

▲王澍与妻子陆文宇

知乎网友@墨明 则有着非常到位的总结,他说:王澍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虽然他设计的房子有很多不符合建筑实用性原则的槽点而被很多成熟建筑师怠慢,然而他独创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与保留地方特色,塑造了新的意境、新的语言,凭这一点就值得被国际主流建筑界注目。

2012年的普利兹克奖对王澍的评价是,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在他与其妻子共创的业余建筑工作室旗下的作品里,历史被赋予了新生,正如探索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的一大关键问题: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20张图片

▲杭州富春山馆(王澍 2018)  ©李枂祺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21张图片

▲富阳文村的院子,院子被王澍视为中国式生活的中心,于是富阳文村里房子都带有院落

对大多数主要考虑功能、造价的主流建筑师来说,他们对王澍的作品也许说不上“不待见”,而是抱着适合的态度去欣赏、评论他的作品,同时仍旧行走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上。王澍的建筑既有匠人的巧思,又有文人的情怀。即便这些特色不为一些建筑师所待见,也不影响他在国内外的名声与成就。

各位看官又是怎么看王澍的呢?

为什么很多成熟的大师都“不待见”王澍?网友的回答真相了……第22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10 articles)


青年建筑 (34 articles)


建筑师 (856 articles)


王澍 (25 articles)


普利兹克奖 (29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