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匠山行记,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张图片


01.互联网时代,我们还需要书店吗?

记得小时候,我们去书店看书,偶尔也会买上几本自己喜欢的小说。自从有了手机以后,大部分人开始沉迷于手机,几乎很少去碰纸质书籍。

今年4月底读书节前夕,京东研究院联合京东图书发布了《2021京东阅读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在2020年,同时购买电子书、有声书和纸质书的用户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40%,图书用户人均购书支出较2018年增长3.3%。同时期,拼多多有4亿人次来“拼知识”,拼回家的知识量,相当于11座国家图书馆的藏书。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2张图片

中国国家图书馆,源于网络

看到这些数据,多年来一直嚷嚷着“要凉”的出版社,终于涌出了激动的泪花。许多实体书店也涌出了泪花,心痛的泪花——同样是世界读书日,与电商平台的傲人数据相比,实体书店的销售量怎一个惨字了得。

互联网时代,便利和物美价廉才是王道,电商平台的强大属性,决定了他们可以比实体书店以更低的折扣从出版社拿到书。对于原本就生意惨淡的实体书店来说,这种冲击无异于雪上加霜,甚至有实体书店经营者慨叹,“世界读书日,就是书店的受难日”。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电商平台的数据狂欢,是实体书店的要命孤单。这不仅使人困惑:互联网时代,我们还需要书店吗?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3张图片

北京 晓岛,源于网络

就我而言,我希望在一个有仪式感的,安静有氛围的地方去看书,每当造访一些实体书店,哪怕在里面待上十几分钟,我也觉得会实现精神上的满足。慢慢得,书不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我的朋友。生活中的朋友并不一定永远有时间去倾听你,但是书可以。

同书相比,手机和电脑在我们需要去快速搜集资料的时候,更加有效,但当我们希望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时,它们又变成我们的烦恼之一,因为它们太过于“爆炸”。

当我们面对手机电脑一整天,每看一眼都会出现莫名的烦躁感,可对于它们的依赖又使我们很难去摆脱掉这种感觉,于是继续成瘾般的,一天,两天,三天,时间开始变快,我们开始变得焦虑,我们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感官上,眼睛疲劳,耳边隐约出现嗡嗡的虚无声......

这时,如果我们停在路口,抬头看到角落处的书店,店面很雅致,或许我们会觉得该去看看书了,无论什么书。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书”了……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4张图片

阿那亚单向空间,作者自摄

现在的书店是与时俱进的,“网红书店”层出不穷,真正说明了书店是可进一步发展的事物。时代说:要有别具一格的设计感,要美;要有人文关怀,要成为“文化地标”;要走进读者的行程,要走进读者的生活,更要满足读者对博尔赫斯那句“天堂的模样”的想象。

在时代的推波助澜下,一批不一样的书店于是应用而生:从孤零零矗立在海边的“孤独图书馆”,到透过巨大玻璃窗可以看到老北京不同景致的Pageone,再到被各路文艺青年追捧的单向空间、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的钟书阁、集书店、生活美学、咖啡、展览空间、时尚等混业经营为一体的方所……

书店存在的意义之一即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如果没有书店,人和书的故事就不会展开。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5张图片

西安·茑屋书店,源于网络


02.书店对一座城市气质的影响。



我们常说,书读得多了,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其实,书店多了,也会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书是育人的,正如“人靠衣装马靠鞍”,书店的设计也会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发展实体书店,绝不只是表面上的不让书店文化流失掉,而是它需要存在。

在全国文化中心北京,许知远经营的独立书店单向空间,选书全是他想看的,充满了理想主义情怀,虽然带着些知识分子的冷静和别扭,但也正因如此,这家书店反而更具文学性和浪漫精神。

这样的书店,在北京并不少见。从挤在海淀区各大高校之间的老书店,到散落在北京各个角落的独立书店,“开自己想开的书店,卖自己想卖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是这些书店与书店经营者的态度。

许多漂在北京的人,在这些书店里进进出出,寻求着自己的答案,追寻着自己的理想。“在北京,谈理想不丢人”,这大概是这些书店对年轻人最大的滋养。而这些年轻人,就是这座城市的未来。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6张图片

许知远×单向空间,源于网络

方所书店总顾问廖美立曾在采访中提到,决定开书店之前,她并没有优先考虑北京、上海,而是选择了广州,许多人告诉她说,广州是“文化沙漠”,书店不好经营。但是她认为,广州更自由、开放,这些对于做书店来说更重要。

方所刚进驻广州时,举办了一系列以诗为主题的演讲,请来了众多名家,现场听讲座的人大大超过预期,挤得水泄不通。廖美立无比欣慰,“我看到年轻人眼神中闪烁着求知欲、沟通欲,这是文化沙漠的表现?其实这恰恰证明了广州的群众非常需要这么一个空间,感受思想的碰撞。”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7张图片

广州方所书店,源于网络

书店作为一定的承载物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俗话说“时尚是一场轮回”,趋势也证明,书店是独树一格的,不同书店所带来的感觉也不一样,而一个城市的底蕴会体现在书店上,城市纸质阅读习惯也需要书店去引领。


03.“打卡书店”,走进阅读的第一步。

一些颇有“颜值”又颇负盛名的书店,逐渐成为了文艺青年们的“网红朝圣之地”。而这些书店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则使得它们承载了更多功能,身受其利的同时,也深受其苦:以前,人们来书店,是为了看书、买书,而现在,人们来书店,是为了打卡、拍照、发朋友圈。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8张图片

深圳·前檐书店,源于网络

于是,在朋友圈里,我们经常能看到秦皇岛阿那亚社区孤独图书馆的水泥墙、自然光、玻璃窗外的大海;看到北京pageone玻璃窗外的正阳门、大栅栏商业街;看到南京先锋书店斜坡尽头显眼的十字架;看到单向空间的咖啡区、手账本;看到上海钟书阁红色的砖墙、尖尖的屋顶;看到苏州诚品书店中的“苏州大步梯”;看到广州方所书店的文创产品专列区……

我们看到了这些书店的方方面面,却唯独没有看到拍照的人在书店里读了或买了什么书。这就不由得使人深思:在书店,我们应该做什么?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9张图片

源于网络

书店的初衷,是为读者营造一个更舒适的阅读环境,一种更时尚的购书体验,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型书店的出现,似乎并没有能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2018年,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7本;2019年,这个数据是4.65本,2020年是4.70本。而隔壁日本,人均阅读量是每年40本。

阅读的数量,并不足以代表阅读的质量,但这触目惊心的数据,最起码能说明一些问题,国人的阅读量,实在是有些匮乏。

“打卡书店”的行为,虽然与阅读相去甚远,但也算是走进阅读的第一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网红书店”,也许是引渡新一代读者进入阅读的一种途径。而为读者提供真正持久、更深入人心的阅读体验,回归阅读本身,也是时代对这些书店的真诚期待。

打卡书店,就像是要接触第一缕阳光,当你走进去,就会感受到一个新世界。或许有人只是因为新奇而不是因为阅读,但不管故事是怎样,开始的过程是最重要的。


04.那些书店。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0张图片


这是由高晓松先生担任馆长的图书馆项目,具有非常大的IP号召力,依海而作,充分运用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加支本身既具有生命力的设计外观,融合为一个惬意生活,诗和远方的空间。

整个书店由大大小小的洞和圆弧拼接起来,形成一个舒服的圆弧空间,屋顶又像是月球表面的一个个坑,这些洞互相相连,仿佛你从秘密探险一样一个洞进去不知道最后会在哪个出来。

建筑伸展出来的灰空间也给行人们遮挡太阳的小憩处,二层有观景露台,由混凝土浇筑的表面形成的露台仿佛是在北极圈内的雪屋出来,到了晚上,这座雪屋又像是宇宙中形成的天然山洞,这个角度看星星,自有一份美好。屋顶的不同起伏呼应是远处波浪的大海。这些洞外面里面是不同的,扭转的角度也不同 ,光打下来,你所阅读的地方就是光明之处,美好静谧,岁月安然。“我们在这里读书,我们在这里看海,我们在这里浪漫。”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1张图片

云洞图书馆,源于网络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2张图片


成都·都江堰钟书阁 ,我愿称之为实现想象的一座书店,每一帧看起来都像是电影一样,这家书店的确很潮流,但同时它也很传统。

像城堡的感觉,漫步空间很多,类似于每走一步都可以停下来看书,因为它就在随手处,森林林立,眼花缭乱,有可“逛”的地方,也有可“读”的地方。

高楼大厦俯瞰一般,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读的越多,看的更高,看的更远更多。这里或许是个能让不爱看书的人爱上书的地方,刚开始你也许是被精彩的设计吸引进来,之后它会带你挖掘书的美秒。

干净的地面像是湖中的倒影,你神游其中,沉迷其中。像船在风平浪静中游行。等到从书店出去的时候有流连忘返之感,给人留以深刻的印象,无事时会再想来这里逛一逛,看看书,感受一下,忘掉世俗的喧嚣,只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安静,悠远,穿越,复古,沉淀,升华。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3张图片

成都·都江堰钟书阁,源于网络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4张图片


单向空间作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以高质量的文化沙龙闻名,致力于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公共艺文空间。

开始吸引我的还是这个名字,“单向”,我好奇于它的含义。后来了解这座书店原名单向街书店,也了解过许多知识分子在这里呆过,之后便肃然起敬起来。这个时代,文化产业可以延续发展,并且进化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现象,成为榜样。借用一句不知何处看到的话“无论世界走向哪里,我们也需要文字,需要诗。”

了解到它的发展,才知道它是一步步过渡的一家书店,时光荏苒,一边不忘初心,一边砥砺前行。这家书店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来到这里,去深入了解自己的灵魂。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5张图片

北京·单向空间,源于网络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6张图片


去阿那亚,看最孤独的图书馆。“阿那亚”一词,译自梵语阿兰若Aranya,意指“躲避人间热闹处、修行处”。

通白的墙体,黄色的沙滩,和蓝色的海,想起童话故事里帮助男女主角在一起的老人所居住的地方,当主角们经过这里,会有一个笑容慈祥的老人,他们往往世事通透,一眼看破却不说破,让路过的人们喝茶,谈天说地,不经意的说出的一个故事里,人们就找到了答案,不再迷惑,继续前行。送别路人,又开始过自己安静的生活,优雅得存在着。

整座建筑注重采用自然光,保持原始的概念,我丝毫不怀疑在这里呆上一下午,会把烦恼都褪去。孤独对于这座书店来说是褒义词。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7张图片

海边图书馆,源于网络

一座城市的气质,靠什么塑造?除了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更不能缺少那些如星火般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文化载体。书店是这些星火中最闪亮的那一个,它虽然静谧,却足以潜移默化改变甚至塑造一座城市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会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最有味道的部分。


参考资料
1.运营商财经网 《2021京东阅读数据报告》
2.中国经营报 《世界读书日,也是“实体书店受难日”?》
3.南方日报 《书店与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
4.澎湃新闻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权威发布》
5.新周刊 《在成都,找到“时尚之都”的新定义》
6.谁最中国《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第18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10 articles)


匠山行记 (57 articles)


建筑 (13374 articles)


文化建筑 (1379 articles)


书店 (52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