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张图片

杭州西北方45公里处,连绵起伏的莫干山盘踞于竹海浓雾之中,“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自春秋末年起,这里就是文人墨客的避世之地。发展至今,随着旅行度假消费需求不断提升,风景如画的莫干山也成为当代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张图片

郡安里位于莫干山入口处,覆盖“六山一湖”,数十公顷纵深的森林云海,同时拥有全球首个Discovery探索极限主题公园在内的复合文旅业态和多元生活场景,为当代旅人描绘一幅鲜活的——既具历史基因又符合当代生活的——文旅社区愿景图。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张图片
△ 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

“沁山”山地villa是一次深入郡安里林海腹地的山地聚落营造,试图于原生自然间打造一处属于都市人的避暑生态聚落,兼具亲近自然的避世体验与品质生活的度假体验。而面对演变千年而风光尤胜的原生自然,作为“外来入侵者”的建筑,以何种姿态介入、呈现及落地,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沟通介质,是本案我们所要探讨的话题。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5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6张图片

“在莫干山里的营造,建筑师需要对自然保持足够敬畏,寻找妥帖的方式与适合的材料,使得人和自然能在此和谐共生。”
——主创建筑师 朱培栋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7张图片

郡安里沁山villa组团的营造,以两种方式贯穿我本人职业生涯的两个阶段,在GLA担任合伙人期间我作为项目设总和主创建筑师,带领团队完成了项目的方案创作和工程设计;而在line+独立执业之后我继续受聘于项目业主,作为项目的设计顾问,对整个沁山villa项目的材料、工艺、工程做法和整体效果进行持续的控制和优化。同一个项目,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转换,秉承着相同的初心——“与山共生”。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8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9张图片


01 以水为序,举重若轻

项目的关键词是山,但切入点却是水。

整体营造的第一项任务是对位于郡安里度假酒店心脏部位的长林邬水库的大坝管理用房进行提升改造,使之成为一处游客驿站。湛蓝的湖水,碧绿的青山,增之一分可谓多。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0张图片

令人动容的场地,一如既往的紧张工期,我们选择了最为直接,也最为轻盈的方式来回应。最基本的建材,轻薄的密肋钢板结构,消隐的立面气候边界,干净利落的折“纸”动作,完成了这处小屋,并与坝身一体构成了这处“线性”的游客驿站。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1张图片
△ 剖面分析图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2张图片
△ 结构分析图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3张图片

而这处改造中所展示的我们对于自然的态度,对于建造的策略,也很快便与业主以及项目建设管理团队达成了共识,以对环境干涉程度最小的方式来完成后续的高品质度假文旅物业营造。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4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5张图片


02 自然规划,无车聚落

回到“沁山”villa组团,整体的规划为了确保对自然最小的干涉,将项目基地规划为大小不一的点状用地,并整合成三类不同尺度的基本单元沿山势呈散状排布。限定的红线边界、自然生长的原始植被与场地内早期已完成的部分试桩,构成了我们进一步展开设计的起点。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6张图片
△ 群体生成图

为呈现自然山林的原生魅力以及营造田园聚落的原始氛围,我们依据山体走势、林木现状进行道路组织,以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要道路为主线,三条东西走向的辅路为支线,将各用地单元有序串联,形成沿山体走势组织而成的线性结构。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7张图片

同时我们将机动车停留点统一设置在山下的停车场,以电动车接驳到户的形式带领前来度假的客人上山,并在辅路端头设置回旋场地。这种不加设机动车路径的做法给予了场地坡度设计足够的自由度,为后续单体设计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及可变条件,同时以对山体环境最小的影响引入游览路径,给予来访者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拨云见日的体验序列感。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8张图片


03 因坡就势,保持水土

面对原生态的景观环境,我们试图以“不征服自然,去敬畏自然”的设计理念介入郡安里,将保持水土作为设计深化的前提,这不仅是对建造实施的保障,对山地景观与地质环境的有效利用,亦是对自然的尊重。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19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0张图片

为避免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我们以尽可能不砍一棵树为目标,将建筑单体点状置入,根据现场植栽分布关系进行选址。通过对地块断面的分析,以类似干栏式的建造方式将建筑抬离地面,陡坡处建筑体块逐层跌落,也将建筑形体最大限度依附于山势。​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1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2张图片
△ 单体生成图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3张图片
△ 剖面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4张图片
△ 入户剖面


这种基于地形地势的建造介入,不仅减少了人为建造对山体、植被的破坏,同时增加了垂直维度的空间层次与入户路径的多种可能。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5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6张图片


04 错落有致,因地制宜

在一片纯天然的场地中引发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单单专注于建筑本体的空间营造是不够的,我们试图跳脱单一的建筑视角,由自然环境反观生活场景,因地制宜地完成单体布局与形体操作,创造室内外空间之间的禅意渗透。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7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8张图片

通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等高线和竖向关系的分析研究,我们结合景观朝向,回避视线干扰,设计出平入、上跃、下跃、退台四种建筑和场地的关系原型,标高设计尽可能地顺应原始地形,减少开挖以及对山体的破坏。局部上下跃处理形成的标高差异,将各户的景观视野最大化,同时山墙面虚实有致的处理手法,又避免了不同单体之间的相互视线干扰。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29张图片
△ 高程分析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0张图片
△ 坡度分析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1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2张图片

最终沁山villa所呈现的丰富的建筑形态、群组关系及空间体验,是在对无数种可能性进行尝试之后,最契合于这片自然山体的答案,“与山共生”,自成风景。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3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4张图片


05 精拙相间,融入山林

对于建筑来说,细节打造可以决定最终的气质呈现,在材质组合与构造细化上,我们力求以“精拙相间”的质感,回应自然的无华气质与酒店的品质追求。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5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6张图片

简洁的轮廓框与有机的山林对话,超纤细且利落的墙体收边使建筑形体以内敛的姿态融入山间林海,内凹的露台成就视觉上的体量消隐,结合深色内隐的架空立柱,建筑形体仿佛飘浮于山林间,轻探于山谷中。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7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8张图片

由多孔的深灰色玄武岩构成的建筑外墙与墨绿色调的山间景色有机对话,这种亲近自然的呼吸感消释了外来建筑的异质感,从空气和视线上建立起建筑与山林相融的前提。细腻精致的铝合金型材、门窗套、檐口滴水边,我们试图以当代建造的高水准工艺赋予建筑细微之处的精致感,使人工和自然在“精”与“拙”之间达到微妙的平衡。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39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0张图片


06 生态修复,装配施工

为避免工程较大的土石方量,保护原有地形与植被,我们确定了以“生态修复”为前提的施工建造策略——采用人工挖孔桩、吊脚楼的空间结构形式,选用预制装配式的材料,实现对自然的轻微介入。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1张图片
△ 施工过程,对自然的轻微介入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2张图片
△ 正立面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3张图片
△ 西立面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对原始林木尽可能的避让,减少建筑与山体的接触面积,并持续地进行环境修复,这种施工形式与大型机器施工相比势必更为耗时、耗力,但其对山体环境的保护与自然生态的修复将产生超越时间与物质的价值,最终导向“与山共生”的设计理念。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4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5张图片

在“沁山”山地villa项目中,我们将“融心于山”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心”是建筑师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亦是未来度假旅居社群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心。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6张图片

建筑师的力量不仅在于形式演绎和功能实现,亦可以于更多领域发挥潜在价值——开发模式下的生态保护、自然山野中的氛围塑造、市场反馈中的价值溢出以及旅居热度的经久不衰,这都源于建筑师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山林的尊重,对于环境的把握,对于材料的控制。“沁山”山地villa所创造的“与山共生”,是一次隐于山峦林海间的美学构成,亦是一部关于人和自然如何共存的思考纪实。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7张图片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8张图片
△ 总平面图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49张图片
△ 沁山组团“十二山房”一层平面图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50张图片
△ 沁山组团“十二山房”二层平面图


△ 沁山组团“十二山房”三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郡安里“沁山”villa
项目地点:浙江,德清,莫干山
设计主创 /项目顾问:朱培栋
建筑设计:GLA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宋萍、沈明琪、邢明泉、熊迓、王雨非、杜梦颖
结构设计:徐凌峰、李建军、谢道清、邱丽清,王健
机电设计:黄国华、傅小娟、王志勤、郭州、余勤(给排水)、周剑、陈立红(暖通)、俞伟胜、夏仕贞、陈天华(电气)
室内设计:HID广州赫尔贝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STYLUS STUDIO Limited
景观设计:浙江绿城爱境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13328.42㎡
设计时间:2017/06-2020/05
建设时间:2017/12-2021/05
业主:德清御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管理公司:浙江蓝城青州房地产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运营商:浙江郡安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摄影:存在建筑(苏维哲、何震环、陆昀)、陈曦、林峰
制图:黄芸婷​、杜梦颖


朱培栋:与山共生——莫干山郡安里“沁山”山地villa营造纪实第51张图片

朱培栋
ZHU Peidong

line+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同济大学 建筑学博士
Perspective亚太区40位40岁以下卓越设计师
第二届十大“杭州市优秀青年建筑师”
2020 FA青年建筑师奖 最佳实践奖
浙江大学建筑系设计导师

朱培栋博士以研究型的工作方法,“空间赋能”的实践线索,积极而持续地介入设计的第一线,回应当代建筑学复杂背景下的设计需求及社会问题,并不断通过“场景构型”的方式,以建筑的创新和创作来实现空间价值的增溢及社会价值的平衡。

个人近年来历获Perspective亚太区40骄子,十大“杭州市优秀青年建筑师”,2020FA青年建筑师奖最佳实践奖等荣誉称号,多项作品受邀参加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及北京国际设计周等业内重要展览,并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一等奖、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ArchDaily全球年度大奖,英国Dezeen Awards等国内外重要奖项。多项作品及研究论文被《DETAIL》、《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建筑技艺》、《建筑实践》等国内外专业刊物收录发表,同时作品还受到CCTV、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公众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撰文:朱培栋

来源:本文由朱培栋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朱培栋所有。

52.webp.jpg (112.63 KB, 下载次数: 47)

52.webp.jpg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405 articles)


酒店建筑 (585 articles)


民宿 (110 articles)


中国 (3370 articles)


浙江 (199 articles)


2021 (313 articles)


玻璃 (2261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