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计成,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张图片


三月下旬,“安藤忠雄:挑战”登录上海复星艺术中心。这是继日本东京、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三地后,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生涯大型回顾展的第四站。

作者 | 高雪
编辑 | 肖琪玲


到达复星艺术中心时,离开馆时间还有半个小时,馆外却早已大排长龙。

80元的早鸟票售罄,正价票是120元。百来元的价格并不妨碍许多学生党前来,从他们的言谈中辨别,不少人似乎并不是建筑相关专业。来这里打个卡,拍几张照发朋友圈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得以踏入展厅。根据标识引导,建议先从二层开始向上游览至四楼后,再回到一楼出口。展览分为五大部分:


1. 空间的原型

以安藤早中期的作品为主,许多空间原型在当代作品中依然有迹可循;


2. 城市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起,安藤通过小型住宅和商业建筑,以“草根”身份向城市发起挑战。值得一提的是,该部分展览会围绕安藤忠雄在中国各城市开展的项目进行展示;


3. 景观的创造

并非浅显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而是包括场所记忆在内的,涵盖多重价值的概念;其中包括安藤忠雄最负盛名的直岛系列项目,“追求埋藏于地形中的建筑几何学,打破内外界限”。


4. 与历史对话


以古建筑重建为主题,向原有建筑致敬的同时,在内部展现全新的现代空间,激发新旧对话。包括于今年完工的最新作品——巴黎证券交易所项目;


5. 水之教堂

安藤职业生涯的代表作品之一,建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之中,也是安藤建筑风格由“自闭性建筑”向外部空间打开的转型契机。

进入第一展厅,就被眼前的人流量所震撼。安藤的作品、手稿与模型沿两边墙壁布置,人群依右手边依次观赏。入口处,人们将标志性的青苹果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起来。拥挤的人群上方,挂有印着安藤名言的展示牌:“建筑,一场永无止境的挑战。”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2张图片

△ “建筑,一场永无止境的挑战” ©高雪

观赏人群的数量在展览的正式入口处到达顶峰。从第一个作品开始,人群站成了三条队伍。大家都挤在一起,举着手机或相机。作品与人群并没有明显的分割线,许多人弓着腰凑得很近,为了看清模型细节和作品的小字介绍。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3张图片

△ 展览现场的人群 ©高雪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4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5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6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7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8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9张图片

△ 极具细节的模型、手稿与设计图纸 ©高雪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0张图片

△ 安藤忠雄工作室合影与模型 ©高雪


身处这样一个相对严肃的展览环境中,大家都想极力保持安静,凸显素质。但在大量极度精致的模型、扑面而来的原创手稿、凝聚安藤忠雄毕生心血的作品前,人群窸窣的脚步声,小声的交谈声始终萦绕不停,就像沿着锅盖边滋滋冒出的水蒸气,每一点滴,都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而这按捺不住的兴奋,在拐入第一个小房间,面对1:1复刻的光之教堂时达到高潮。

没有人能够抗拒光之教堂。

这是一个让你匆忙路过,也会不由自主驻足的空间。光从十字架型的缝隙穿透,长椅上的人群笼罩在黑暗中。就好像隐喻“我们身处黑暗,但依旧面对光明。”

没能去日本,却在上海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长椅上坐了许久,周围的喧嚣都不再相关。走时不忘敲一敲复刻版的墙壁,墙板砰砰作响,如果是砖混材质想必更加震撼。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1张图片

△ 光之教堂复刻版 ©高雪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2张图片

△ 光之教堂微缩模型 ©高雪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3张图片

△ 光之教堂部分图纸模型 ©高雪


在第二部分的展览中,特意强调了安藤忠雄近年在中国落地的项目,包括耳熟能详的上海保利大剧院、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以及近期热度非常高的顺德和美术馆等等。

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安藤忠雄表示:50年前建筑和艺术可能还以欧美为中心,但如今,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艺术能够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持续地发展。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4张图片

△ 安藤忠雄作品在中国的分布 ©高雪

安藤忠雄将自己的作品归为文脉主义,强调自身存在不过是建筑历史关联中的一部分。他参与大量古建筑重建的项目,保留外部特征的同时,在内部打造全新的现代空间。展示的作品及手稿,详细讲解了安藤的设计思路,以及对历史元素的提取与运用。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5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6张图片

△ 巴黎证券交易所改造项目模型 ©高雪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7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8张图片

△ 部分改造项目模型 ©高雪


游览的最后一站,是位于一层的水之教堂。与光之教堂的庄严肃穆不同,水之教堂明亮而轻快。纤细的十字架与背后的雪景几乎融为一体,水中的十字架倒影向坐在祷告长椅上的人群处延伸。这是一处能让你在自然中祷告的场所。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19张图片

△ 水之教堂复刻版 ©高雪

一路的游览中,不自觉地会观察起在场的观众,听他们耳语般的讨论。有人拿着手绘板对着大师作品写写画画、有人对着模型细节不停按动快门、有人长久地站在一副作品面前仔细端详,也有一些人以作品为背景,在人群前依旧大胆拗造型、催促同伴拍照。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场还有不少带着小朋友的家长,弯着腰伸着食指,和个头还没有模型高的孩子解说着设计作品的由来和思路。

上海的朋友更是表示,自从开幕以来,朋友圈几乎天天被安藤忠雄刷屏。“去安藤忠雄展打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作为一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似乎已成功“出圈”,招揽到一大票不同年龄层次、非专业背景的粉丝。大师的作品不仅限于被建筑圈子顶礼膜拜,也在网红打卡的风气下向广大民众渗透。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

文化的相通,使得中国的观众能从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禅思”。

建筑是空间里的文化,中日文化本同源。如果说全世界都有安藤忠雄的追随者,那么中国观众一定是最能“懂得”其作品内涵的那一拨。安藤的作品讲究意境,与西方建筑中常见的金碧辉煌、蓬勃大气不同,含蓄的意境之美,更符合东方情调。

清水混凝土看似简单得有些乏味,但搭配上光影的变换,建筑变得灵动起来。

在最初级的建筑课程中,也会强调自然采光的重要性。现代的光照技术似乎将建筑从自然采光这一束缚中解放。但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类与自然的联结。安藤作品中对于光的运用,一方面给单调的轻混材质增色;另一方面,也弱化了建筑的空间束缚感,强化与自然的联系。

没有什么比头顶上光影的变化,更能让人感受到身处自然。而这一份不动声色的联结,则最能体现充满禅意的氛围。

除了文化背景的相通,安藤的作品以清水混凝土和光影变幻为主打,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记忆点。

用商业产品的思维去分析,不难发现,安藤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具备“爆款”潜力:特点鲜明,吸引眼球的同时让人印象深刻;设计思路简明易懂,能够围绕场地、历史、文化讲通一个故事;配合大气简约的建筑风格,风格简明、概念清晰的特点让初学者或是普罗大众也能轻易读懂。

建筑作为城市的组成,决定其必然需要面向没有专业背景知识的大众,接受最广泛的考验和评判。这也是许多大师作品在业内好评无数,脱离专业人群后却遭人吐槽的原因之一。这样的评价体系无可厚非,毕竟广大群众才是建筑的使用者。一些空拗造型、强堆概念却不接地气的建筑,的确不值得被推崇。

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安藤的作品是初期最好的参考资料。大一、大二时疯狂阅读大师作品,企图借鉴时,却往往遇到读不懂、抄不会的尴尬局面。

安藤的作品理念好懂,不论是光之教堂、还是水之教堂,都能够从一个大方向去展现方案的亮点,即自然元素参与空间氛围的塑造;方案平面图清晰明了、轴线感出众;建筑造型较为规整,方便后期模型的制作。

而安藤本人,也被称为是“最会讲故事的建筑师”。不仅会在方案中讲,也出过不少书籍和自传。

提起安藤的故事,不得不提的就是他早年作为拳击手的经历。出身贫穷,由外婆带大,作为一个“门外汉”,却摘取了普利兹克这枚“建筑界的奥斯卡”奖牌。不管怎么看,安藤的经历都是一部大写的励志逆袭小说。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就算看不懂建筑作品,也不妨碍自己从安藤忠雄拼搏奋斗、且永不服输的人生故事中受到鼓舞。

而对于怀抱着大师梦想的建筑师而言,安藤忠雄的故事就是草根翻身的典范。对于多少带有些理想色彩的建筑师们,就好像黑暗中的黎明曙光,和加班时的强心针剂。

所以,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

喜欢他的作品、他的经历,以及他不服输的精神。借用安藤忠雄在“向青春致敬”中所说:“用青苹果的意向来致敬。愿人类与建筑、城市与社会都不要完全成熟,保持积极挑战的青涩状态——这是我寄托于作品中的想法。”

呵,他甚至在金碧辉煌的上海复星艺术中心门前,搬来一枚巨大的青苹果。并在上面手写:永远的青春。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20张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安藤忠雄?第21张图片

△ 青苹果寓意着永远的青春 ©高雪

试问,这世上有谁不认同青苹果是青涩和青春的象征?建筑设计中,过于具象化的标识容易遭人诟病,但这次不会。谁叫他是人人都喜欢的安藤忠雄呢?


版权声明:图片源自作者,文章版权归「计成」所有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13 articles)


计成 (12 articles)


建筑 (13403 articles)


建筑大师 (226 articles)


安藤忠雄 (88 articles)


艺术中心 (120 articles)


教堂 (262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