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张图片


7月3日,第一届“goa视 · 界”论坛在goa大象设计杭州、上海、南京、北京办公室四地同步举办。论坛是由goa大象设计发起的系列交流活动,旨在立足于“当下时代背景”与“goa自身实践”,讨论设计行业的相关热点话题及作为建筑创作者的应对之策。依托论坛,goa期望为建筑师建立一个内向化审视与观点碰撞的平台,从而激发更为新鲜的视野,以帮助更好地实现惠及时代的建筑创作。

作为第一届活动,本次论坛主题为“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试图讨论当下变化着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师在“城市存量开发”和“居住创新”两个热点话题中所应具备的态度、责任与策略。两个话题分别作为论坛的上下议题,“为了共同的城市:城市更新实践谈” 和“塑造真正的生活:居住建筑新视野”。


  开场:
  何为 视 · 界 论坛?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3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4张图片


李慧芬:一直以来goa大象设计主持了很多活动,但从未有过公开、正式的内审式的讨论形式。这是这次论坛的发起原因。

陆皓:建筑师的知识经验由个人化的成长与生活经历而塑造,却最终在当下面对同样的时代和社会;大家都曾各自摸着各自的石头过河,所以公开的交流是特别有益的。

凌建:建筑师的工作界面绝不应仅限于电脑屏幕,我们面对的还有广阔的外部行业世界,有同事、同行、行业,有我们生活着的社会和时事。希望用大家的眼睛去看,然后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5张图片


凌建:为刺激“所有在场者表达的热情及观点的沉淀”,论坛期许塑造自由、扁平化的交流氛围并进行了特殊的活动设计。每个议题设有一位“观察员”,所有演讲者于圆桌讨论环节将接受线上线下观众的提问及“观察员”的质疑,全场所有参与者进行自由发言甚至争论。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6张图片


// 以下为论坛记录内容
内容仅代表演讲者个人观点//


  议题1:
  为了共同的城市:城市更新实践谈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7张图片


演讲1 | 上海老城厢更新实践

陈斌鑫:老城厢是时代持续变迁不断沉淀的结果,是历史形态与记忆载体。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矛盾十分突出:利益关系人群复杂,建筑现状密集、混合,如何使两百年的城市有机体在未来焕发新的生机?对于建筑师而言,这个问题已经突破了物质空间更新的边界,而是与土地开发、城市文化、阶层差距、决策效率等问题错综相关。面对将要大规模更新的老城片区,我们提出以尽可能和缓的方式保留作为“记忆的褶皱”的城市肌理,来保持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延续性。具体而言,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保留城市肌理:街巷的纹理结构、屋顶的编织肌理、材料的色彩斑块。在这过程中,我们研究了老城厢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沿革,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上虞里直街更新是我所接触的一个更早的项目,算是一个铺垫。与我们在老城厢所做的工作类似,我们通过真实的调研和详细的测绘落位,尽可能细致地保留这条街道所承载的“记忆的褶皱”。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8张图片

△ 老城厢历史图解 © goa大象设计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9张图片

△ 老城厢的几种肌理 © goa大象设计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0张图片

△ 上虞里直街更新方案 © goa大象设计



演讲2 | 人文视角下的当代城市更新

王彦:文化即生存。城市更新呈现了旧生存方式的淡出,新生存方式的兴起。城市更新是新生活方式兴起后必然出现的需求。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罗马纳沃纳广场,它的前身是用于观摩角斗的阿戈纳利斯竞技场,由图密善皇帝于公元86年建成;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由教皇英诺森十世改造为世俗生活的广场并延续使用至今。由此可见城市始终是在动态中发展,更新让城市永葆青春,静止则意味死亡。与之相比,今日城市更新的评价标准更加完善了,历史延续、社会价值、经济运营、生态可持续性、时代标志性都是标准,但核心始终是未来人文生活的创造。

在董家渡项目竞赛中,我们寻找到一种属于上海的文化载体——海派花园洋房这一居住样本,并把它发扬为该地段未来生活的载体——“一座开放的城市花园”。保留原有道路为骨骼,重新生长城市建筑;以新生活为出发点,嫁接富有本地文化特征的空间肌理,塑造属于在地文化的未来城市生活空间。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也是我们在该竞赛项目中胜过国际知名设计公司、赢得竞赛的核心优势。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1张图片

△ 罗马纳沃纳广场改造为世俗生活广场  © goa大象设计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2张图片

△ 提取海派花园别墅居住样本 © goa大象设计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3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4张图片

△ 上海董家渡竞赛方案  © goa大象设计



演讲3 |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活力重塑——以杭锅项目为例

陈吉:工业遗存在当下成为了城市危机和复兴的双重载体,被城市包围的工业厂房该何去何从?这是城市更新领域的一道“必考题”。相较于一些有着鲜明历史传承的工业遗迹,当代还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导向型的工业建筑成为更新的对象,其所具有的丰富的可能性促使我们对工业遗存更新方向进行思考,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分寸平衡尤为重要。杭锅项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这座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锅炉厂房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需要完成由工业建筑到公共建筑的置换,我们通过表皮重组、空间重构、功能重置等操作,实现了开放空间、赋予活力、传承记忆的更新目标。建筑师强调更新设计过程中对时代生活的顺应,倡导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去挖掘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内涵,通过适应性的改造来焕发新的活力。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5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6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7张图片

△ 杭锅厂房改造 © goa大象设计


演讲4 | 祥符里的3个故事

张晓晓:祥符里是杭州市近年来最重要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片区内保存有国家级文物祥符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800年前,是中国宋代运河文化的传承地。在近现代历史中,祥符里所在地段成为老工业区及城郊结合部,居民依水而居,沿河形成一字排开的街市格局。老街小巷积淀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但街区整体形态已十分拥塞,在空间上缺乏持续发展的潜力。更新的社会价值在于既要尊重历史文脉,又要通过一定手段创造新的价值。

历史风貌区如何更新并没有标准答案,上海新天地是一种模式、杭州小河直街是一种模式,而祥符里项目则在保留街区“市井”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活力激发。建筑师提出“空间融合、业态融合、时间融合”三个概念,强调街区空间的灵活性和可渗透性,以满足全时段的商业、文化活动在此展开,期望历史的记忆与现代的生活方式能够在祥符里融合。这种模式需要建筑师要重视项目的内在差异性,既要理解运营规律,又要高度利用设计的核心价值,赋予项目特点、创造实际价值,以回应城市区域、产业结构、消费人群。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8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19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0张图片

△ 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更新 © goa大象设计


圆桌讨论 | Panel Talk

Q1(©线上观众)
现代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模拟原来的空间肌理是否还有价值?它是否有实际的意义,还是说更像是一种建筑师的情怀?


陈斌鑫:其实对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的体系而言,我们对于环境的认知方式、对于城市的感情是共通的,这是为何集体记忆客观存在且有意义的原因。设想你在描述自己家的时候,你说“某个街角一棵老树的旁边”,跟说“几幢几单元几零几”,这之间的意义是不同的。例如保留肌理这样的操作,不是在模拟过去,其实是保留日常生活的载体,这样才能承载未来新住户去了解这个场所的时间的厚度。

Q2 (©观察员/何峻)
大型的城市更新项目往往是重要的设计标的,在这种背景下本土设计企业如何争取自己的机会,本土设计企业能在这类项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环吗?


王彦:从对本地历史文化的理解这个层面来看,中国本土设计机构有客观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应当有充分的信心。具体到这个项目,由于其中心地段区位所承载的 “标志性”、 “国际化” 的期待,海外事务所的 “光环” 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对应转换成项目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我们不必要妄自菲薄,但同时也应该怀有使命感,把我们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利用到最好。

Q3 (©主持人/凌建)
在城市更新类项目中,建筑师如何与公众沟通、联合公众的力量实现价值的共赢?


凌建:设计只是更新类项目的一环,其实还有更多的策略性的问题。我最近听到一个例子可以简单分享一下,一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需要每户承担相应的费用。开发商就将底层抬高做了架空,可以作为收费的停车库,其收益用来加装电梯。在正确的策略之下,设计师去发挥设计的价值是第二步,做合理的结构加固等等。

陈斌鑫:有责任感的建筑师需要为政府去想出这样的策略。

张晓晓:城市更新项目需要建筑师与政府与大众高频有效地沟通。在欧美,建筑师做此类项目时甚至需要聘请公关公司和说客来助力。我们在祥符桥项目用了非常接地气的、以大众视角为叙述主线的方式(而不是高冷的、炫技式的表达),以角色代入感增强现实,取得共鸣。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1张图片



  议题2:
  塑造真正的生活:居住建筑新视野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2张图片


演讲1 | 与城市相融的生活 —— 春风金沙与“开放社区”

梁卓敏:“开放社区”是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城市空间的资源共享和功能混合。杭州春风金沙项目恰恰是在此课题下展开尝试,致力于打造一个与城市相融的生活园区。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未来商业街的运营,用一定手段完成了商住功能的适度融合,并且通过城市客厅、多维景观的营造以及标志性造型和智联设备的加入,形成充足的情景空间,增加社区与城市的互动。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3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4张图片

△ 春风金沙商业二层平台公共空间 © goa大象设计


演讲2 | 以人为本的城市老年社区设计

张迅: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给出的人口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会到36%~39%。因此,养老问题的讨论是极富意义的。日本蒲公英日间照料中心以“游乐场”的方式化解老人可能产生的脱节感、美国太阳城则以CCRC模式(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在城市郊区提供集中式的、持续照料的退休社区。那么,中国人应该如何去考虑养老的居所?

在硬件上做到以老年人需求为标准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真正深入地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它不应被考虑为只包含老年人的住区,而是有子女、年轻人来往穿梭的混合住区。在这样的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混合社区里,最为关键的因素包括:规划尺度、功能密集度、全龄段人口的聚合度。乌镇雅园和陶然里两个样本展现了两种可能性——前者通过完整、自成一体的配套体系为老年社区做出定义;后者则启示我们,依托城市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城市老年社区是另一种可能性。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5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6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7张图片

△ 陶然里老年社区 © goa大象设计


演讲3 | 寻找符号观 —— 宋式合院产品研发

周翌:中式合院,在国内住宅市场上一直备受追捧,其实在风格表象之下,中式产品的营造品质和设计价值依赖于一套完善、严密的设计体系。作为首屈一指的专家级中式住宅设计团队,goa大象设计应融创之邀,对宋式风格产品的研发与落地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推动中式住宅的细分化、地域化、极致化演进,改善市场上风格单一的现状。通过对隆兴寺转轮藏殿及众多宋式住宅的分析研究,我们提炼一整套宋式建筑的造型特征——推敲恰当的屋顶坡度和举折弧度,重点刻画山花部位,保留并转译撺檐杆、挂落等装饰构件,整体突出水平感、线条感的形式特征。

为适应工业化生产,普拍枋、交绞造、鱼鳞瓦等根据营造法式中的木作做法被以合适的手段演绎,并在比例尺度上更贴近当代需求。宋式居住产品的研究首先是一种市场需求,对于建筑师而言,其有趣之处在于其中严谨的考古与转译过程;我们乐于通过这些工作,使得宋代居住空间的氛围与审美价值为当代大众所体验。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8张图片

△ 以历史为线索的中西方建筑风格对照 © goa大象设计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29张图片

△ 交绞造与收分式望柱 © goa大象设计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30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31张图片

△ 宋式合院居住产品研发 © goa大象设计



演讲4 | 顶级高端居住产品的价值构建 —— 从贵州超高层豪宅项目谈起

李楠:奢华住宅,是最受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的一类产品,它们占据着景观、区位、面积等全面的优势资源,代表着一种最领先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内容的赋形,奢华住宅的设计依托于设计者前瞻性的洞察、开阔的视野以及对于文化艺术的广泛涉猎。贵州超高层豪宅项目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项目位于贵阳市中心核心地段,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资源丰富,同时坐拥独特的城市景观与河滨公园的自然景观,房型面积及分布为520㎡、470㎡、630㎡,资源配置极具稀缺性。我们通过对全球前沿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梳理出顶级豪宅对私密性、社交性、景观性的三大核心需求,在250米高空打造私人定制的产品系统,搭配云顶会所和庭院式园林景观以及顶级配套系统,结合三重动线、复式空间、空中花园等产品特色创造完整的豪宅体系。不同于普通住宅产品专注于组织基本内部空间的特点,我们着重挖掘豪宅的高层次属性,通过对私密性和社交性这两大要素的深入设计,打造与国际前沿生活方式接轨的高品质豪宅。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32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33张图片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34张图片

△ 贵州超高层豪宅方案 © goa大象设计


圆桌讨论 | Panel Talk

Q1 (©线上观众)
可否展开介绍一下国外老年社区的发展状况?


张迅:老年社区应该最初在美国兴起,但当美式的老年社区在亚洲落地,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日本在推行独立老年社区后,曾出现过一系列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案例。如今日本提倡一种混居的概念,日本城市中良好的无障碍设施也为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欧洲,兴起一种 “居家养老模式”,对原有的家庭进行适老改造,通过志愿者小组解决人力问题。对于中国而言,很大的困境在于老年化来得规模大、速度快,所以目前的处理方式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应对这种冲击的一种必须的手段。今天我的演讲,试图对这个既有现状提出一些问题,提出还有别的方式,这是我的目的。

何兼:补充一点,国外的老龄化经历了一定的时期,其养老社区体现出一些既有的模式,对于中国而言,有一些借鉴,但也不是标准答案。还是要去设想,我们国内未来真正去使用养老社区的人群,他们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Q2 (©主持人/袁源)
谈谈住区、住宅领域,认为应该长期关注的趋势?


梁卓敏:居家办公可能成为一种未来趋势,这意味着家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的比重会加大。我们需要更为精细化的舒适度。

张迅:不能总沉浸于过去的情怀。不能拒绝改变,总觉得过去是好的,这不一定。

周翌:工艺的问题,在施工工艺不那么好的地方,如何做到一致的标准。

李楠:我想“健康”和“归属感”是最受关注的。建筑与环境的相互渗透在任何时候对人类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让住宅与栖居环境和传统习俗相互映射,是现代人理想的生活愿景,也为居者的心理健康平添了信念。这是住宅的不变追求,当然也是高品质住宅的方向。

第一届论坛:城市更新与未来生活第35张图片


尾声:

在近5个小时的演讲与讨论过后,两个议题告一段落。8位演讲者、4位主持人/观察员基于真实的项目实践,通过议论式、反思式、发问式的表达,向线上线下的观众抛出了值得思考的话题。这些话题勾勒出一个立体的行业切片,映射出goa大象设计作为一个创作者的集体,在当下建筑实践中所持有的观念与姿态。

随着“goa表达大师竞赛” 决赛结果于现场正式揭晓,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来源:本文由goa大象设计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goa大象设计所有。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论坛 (66 articles)


城市更新 (29 articles)


创新 (33 articles)

“第三届全国建筑保温隔热行业技术创新大会”即将启幕


GOA 大象设计 (12 articles)


2020 (39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