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现代常德,人文精神与艺术情怀相伴相生,在重拾城市巨变的希望以及重建关于理想的伟大实践下,以艺术之名固守一座城市的精神源地。

2017年9月9日,“用人文赞美城市”——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启幕暨系列活动发布会顺利开幕,为期两天的开幕活动,从艺术、城市、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重视角将对当代艺术与文化的理解传递给城市观众,唤醒常德的文化记忆,让人们体会从生活现场到艺术现场——与众不同的常德艺术生活。

丰富的活动安排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张图片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2张图片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3张图片


10九月星期,日面对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是建设,还是破坏,我们都给城市长久而深远的烙印。我们生逢其时,也难辞其咎。2017年09月10日上午9点30,由鼎城区人民政府、常德市江南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主办,艺术介入、右岸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艺术介入·理想城市”高峰论坛在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行。  

“艺术介入·理想城市”高峰论坛以“EUA城市艺术生态”和“城市共生-右岸国际艺术驻留创作”主题研讨两部分内容组成,集合了众多对城市发展具有使命感的艺术家、设计师和企业,展开一场关于艺术、城市、人与生活的思考和对话,探讨艺术如何介入城市升级,如何在城市原有自然体系内重新建立与城市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在这样的思想碰撞下,把脉城市发展,让艺术走出象牙塔,为常德寻找城市复兴的解药。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4张图片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5张图片

论坛现场

EUA城市艺术生态

城市因人而起,因文化而绵延壮大,城市的发展史与地方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然而在上个世纪的一轮造城运动中,对速度的追求压制了对城市自身文化的发掘,千城一面。如今,现代常德,江南在造新城,人文精神与艺术情怀的剧烈生长,让右岸城重拾希望,重建关于理想的伟大实践,由此,城市艺术生态 EUA的造城理念在常德应势而出。

城市艺术生态EUA(Ecology of Urban Art)是在城市原有自然体系内,以人为中心、用艺术为介质,建立与城市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人的情感体验、艺术化的情感传达与城市建筑规划中的造城理念三者的关系,共同构成城市的面貌。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6张图片


首先,国际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先生,以自身艺术实践的经历,对艺术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意味深长的分享。他指出,在谈艺术介入之前,需要了解什么是好的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在中国的概念来自前苏联。主要在城市的主要节点建立革命题材的公共雕塑,以弘扬革命的理念。随着经济力量的提升 “城市雕塑”在中国成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达标条件之一。但对于好的“公共艺术”的评判标准一直众说纷纭,归结起来不外乎“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最低标准”指:与环境相关的、成熟艺术家的优秀雕塑作品;“最高标准”指:与安置地点的历史背景、文化脉络、环境场所发生密切关系的雕塑作品。隋建国以自己参与的联想总部融科大厦、上海世博园《梦石》雕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荷兰的山》及为上海浦江华侨城创作的《偏离17.5度》为大家生动区别了这两个不同标准对城市环境和效果的影响。最后他指出,中国城市的发展太快,艺术介入城市的发展,需要艺术家慢下来思考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跟上时代的列车,创作出能与整个社会形成互动、与人产生情感与精神共鸣的作品。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7张图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先生带来以《空中读城如读诗》为主题的演讲内容。他以诗意的语言带大家领略了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城市的俯瞰图,从上帝视角让大家对城市气质形成直观的认识,进而引导城市从业者对边界、形状、高低、肌理、路网、街区、标志物等要素进行思考:空中读城,是一次天上地下的对答,也是一次次对城市魅力的类型学、现象学的追问。美好的城市是有艺术原则的,也是有灵魂的。艺术介入理想城市,这种介入本身就是艺术,城市即是艺术的目标,也是艺术服务的对象。而城市的营建,以及城市的空间艺术,都与这种想象和诗意密不可分。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8张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景观系主任,艺术介入联合发起人丁圆先生 ,继而分享《没有围墙的美术馆-代官山和立川案例分享》之主题演讲,他总结道,城市文化的建设极其重要,可以说未来城市的竞争就是城市之间文化和创造力的竞争。它体现出人们的文化认同,同时依托地域特征的文化创新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然而问题却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艺术的介入,反而能够温和地弥补生活中缺乏的温度、人性和情怀。基于此,艺术介入应运而生,旨在打破专业与行业壁垒,以策展人、设计师、艺术家、使用者、业主方和机构等共同组成合作团队,提供艺术与空间互相介入融合的解决方案!

通过考察当前艺术介入城市发展的优秀范本,如德国汉诺威,日本立川、六本木复合街区的艺术实践及巴西的贫民窟街画艺术等可以发现,艺术介入城市可以有多种方式,但最关键的核心是能激发公众的热情和激动,让公众参与其中,以深入人心的力量提高公众对艺术的认知度,并逐渐带动更广范围的影响力;同时,政府、机构等也需要在资金、传播渠道等方面提供持续的扶持,以增加这种影响力的持久度。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9张图片


在主题演讲之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国际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先生,湖南省美术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油画学会主席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段江华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景观系主任、艺术介入联合发起人、右岸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丁圆先生,风土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轰伟先生,艺术设计策展人,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策划总监曾辉先生,常德市江南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辉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介入联合发起人赵力先生的话题引领下,就如何打造常德“EUA城市艺术生态”,从不同维度、跨领域地探讨艺术对城市共同营造的潜力与未来。

“城市共生-右岸国际艺术驻留创作”主题研讨

“艺术家驻留”即邀请艺术家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开启全新的生活与创作。对于艺术家,驻留计划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观念和人生状况等。而从今年4月开始,艺术介入邀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和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参与到常德首届沅水右岸国际艺术驻留计划中驻地创作,让艺术与地方文脉融合,保留旧城记忆与唤醒新城活力。此次论坛第二版块以“首届右岸国际艺术驻留创作”为具体微观切入点,探讨艺术介入城市复兴发展的诸多可能性。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0张图片


首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胡泉纯先生,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在场”课题团队成果”进行了深度分享。他强调,公共艺术的力量相对于城市的庞杂架构来说是极其微弱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沅水右岸未来新城来讲,这次艺术驻留计划,还仅仅只是开始。如果说,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共艺术所要面对和回应的问题是不同的,那么,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艺术介入的姿态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来讲,通过这次创作如果能确立一种“姿态”,传导一种“意识”,那就已达到课程研究的目的。这种“姿态”与“意识”就是——以“在场”的姿态建立一种“问题”意识;再通过自身的作品创作和艺术计划去回应问题,努力实现“限制性条件下”的极限创造。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1张图片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主任赵明女士,带来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地方再想象”课题团队成果分享》为主题的演讲内容。她强调,如果用标题总述这次计划,会是:重返风景—当代艺术教学的一次场域实践。他们的课题想要重新向世界展开,融入风景和风景的建构中,而不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或是造物者。这次《“地方”再想象》课程,经过了课题设定、规划、进程节奏、方法与技术的引荐、跨专业讨论等一系列切实的教学改良行动,最终形成的成果包括阶段性文献展、汇报评议、驻地成果艺术展览等不同层面内容;一系列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体现了课堂参与者自觉、全面的审视和总结。从“土地”到“风景”,一方水土一方人,风景便只在其间。借由“场所”之缘,将艺术中的美关联于城市生活空间,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悟与地形、地貌互为塑造,由此,空间性格和环境的品味方能凸显出来。其宗旨正是对风土的无限讴歌和培育风土上的别样文明。“课堂即实践——知行合一,我们重返风景,重塑的是世界和它的生息。把教学的所有参与者间接带入到一个地方的风景中,不管被动还是主动,每个人身处于土地,贯穿着他们的思考和视角,形成的那道风景,最终体现在他们的创作中。”赵明如是说。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2张图片


来自蜂鸟传播创始人钟继红女士,带来以《首届右岸国际艺术驻留计划创作过程记录与分享》为主题的演讲内容。她分享了驻留记录是常德蜂鸟传播以驻地影像记录的方式,以原乡对异乡客的角度对央美和国美两院联合课题组参与右岸国际艺术驻留计划创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是驻留创作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棚户区改造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它涉及民生,也是较为敏感的城市话题。作为一座有人文情怀的城市,常德在建设新城时,并没有着急推倒旧城,而是细腻地关照到棚户区原住民对驻地家园的情感依存,用艺术的方式,保留下老城的生活记忆,并持续将这些温暖的情感注入到新区右岸城的建设中。亲历、记录,常德江南老城的重生和新城的生长,蜂鸟团队一直在现场。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3张图片


在三位精彩的主题演讲之后进行了关于“城市共生-右岸国际艺术驻留创作成果分享与研讨”圆桌对话环节中,来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胡泉纯先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主任赵明女士,常德市江南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穗先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旅分院院长汪震铭先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南大学教授坎勒先生,香港汇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吕达文先生,常德市江南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曙光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景观系主任,艺术介入联合发起人、右岸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丁圆先生的话题引领下,分享智识,加深沟通,促进艺术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桃花源的理想”新艺术展

城市、理想和人文艺术之间的相互构建,促成了常德,对城市精神的艺术探索。除了“艺术介入·理想城市”高峰论坛,右岸文化艺术中心还有一个“桃花源的理想”新艺术展。此展由艺术介入、右岸文化艺术中心、深圳昊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集结优秀艺术家于常德,致力于为右岸文化艺术中心汇聚国际艺术资源,建立城市公众美学的艺术地标,并促进艺术观点交流以及生活美学的表达。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4张图片


“桃花源的理想”新艺术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际知名艺术家邀请展”,邀请了七位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徐冰、苏新平、段江华、于凡、贾樟柯、杨宏伟携其代表作品参展,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家最新的创作理念,同时也紧扣文化理想这一共同的话题来各自表述;第二部分是“首届右岸国际艺术驻留计划成果展”,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展示单元,策展期间主办方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两大美院合作,引入艺术驻留的全新概念,通过艺术家在地创作和调研,深度挖掘常德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和当代市民生活,积极记录并呈现城市文化的独特景观。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5张图片

徐冰《新英文书法:桃花源记》 330×490cm  宣纸、水墨  2018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6张图片

隋建国 《倾斜的桃花源》玻璃钢喷漆、墙面喷绘 尺寸可变  2008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7张图片

于凡 《银鬃马与水兵》242×250×76cm 铜喷漆 2008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8张图片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19张图片

于凡 《唐·官吏》80×40×23cm 玻璃铜喷漆 2005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20张图片

苏新平作品现场展示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21张图片

段江华《2016-3》,《2016-4》油画,100×80cm,2016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22张图片

杨宏伟《像素分析六号》 宣纸、油墨  232×156cm  2015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23张图片

贾樟柯《东》纪录片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24张图片

“在场”课题展

大咖云集常德右岸文化艺术中心,共创“桃花源的理想”第25张图片

“地方再想象”课题展


这次活动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开始,现实中的桃花源一定会实现。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艺术 (554 articles)


活动 (20 articles)


中国 (3349 articles)


论坛 (6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