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友绿色设计中心——超低能耗的低成本厂房绿色改造
建筑师:任军
设计团队:何青,王重,丘地宏,张宝军,杨晓珍
设计单位: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贺之涵
建筑师的非建筑按:2012年,天友自主投入资金2000万,将天友天津公司新办公楼打造成为超低能耗,低成本的“绿色低碳设计中心”,成为天津地区首个国家级绿色三星级改造项目、并将首层开放为绿色低碳展览馆。
天友绿色设计中心作为天友建筑的设计总部,将一座多层电子厂房从平庸而高耗能的建筑改造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超低能耗绿色办公楼。绿色改造从建筑使用的各项能耗出发,一方面针对性地选择低成本适宜技术集成,一方面尝试实验性的创新技术,最终达成运营超低能耗的实现。
傍晚时分,内透光和环境光借助半透明聚碳酸酯的折射变幻出炫动的光带。
中庭里麦秸板书墙形成的艺术化图书区与玻璃网格的水蓄热墙相映成趣——充满水的鱼缸里一方面生长着滴水观音,一方面吸收南侧阳光成为蓄热的水墙,构成独特的韵律与光影。
建筑的东西两侧立面种植了垂直绿化,根据天津的气候采用了分层拉丝的形式,并且为了弥补天津冬季垂直绿化没有绿色植物生长,将拉丝设计成扭转的直纹曲面形式,在冬季使垂直拉丝自身成为艺术化的立面造型。
左右两张照片是改造前后的街景对比。
西北朝向的沿街立面覆了一层节能表皮——保留了原有的墙体及带形窗,以三段式封闭、错落、转折的聚碳酸酯对应功能中的保温、采光、隔绝噪声的需求。
入口处半透明的的聚碳酸酯细部——透出楼梯间的点点灯光。
室外景观以下凹绿地为主,用低冲击的景观模式综合解决雨水利用。
室内大量运用废弃材料设计艺术装置,比如将废弃电脑芯片、主板做成的电子城市主题墙面。
主入口废弃自行车拼成的艺术装置点出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在原型厂房简单的体量基础上运用加法原则,最小限度拆改建筑主体,并将四个立面不同的节能技术纳入统一的表皮系统之中。
在绿色运营中将垂直农业引入建筑,运用水培管状系统种植叶菜,提供给员工餐厅。而在首层中庭的水池之中,漂浮种植着三棵西红柿树。
提倡绿色公司与绿色生活,因此将楼梯间设计得明媚而有趣味,鼓励员工步行走楼梯。
天友绿色设计中心希望实现绿色技术与建筑艺术的融合。
via:abovearch.com
页:
[1]